三大重点行业
实现利润2.81亿元
近年来,我市加大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上规入库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560家规上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52.35亿元。从行业运行情况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大行业占据主体地位,支撑作用明显,三大行业营业收入合计33.8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64.7%,营业收入增长11.6%。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0%,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9个百分点。三大重点行业实现营业利润2.81亿元,占比86.1%。从行业规模和运行状况看,三大行业继续保持着对规上服务业较强的支撑作用。
此外,随着我市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力度的不断加强,一些新兴行业也快速发展。据统计,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航空运输业、教育业和文化艺术业等新兴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5.8%、21.2%、34.6%、43.7%、16.9%和213.6%,这些新兴行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为推动服务业整体发展和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区收入
高于全市整体增速1.3个百分点
城镇化的推进带动着城区服务业不断发展,一季度,市城区发展优势愈加明显,从营业收入总量及增速看,城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8.64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73.8%,同比提升了1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18.8%,高于全市整体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高新区、雁峰区、蒸湘区营业收入增速分别达到34.1%、22.6%和24.3%;从户均营业收入规模看,单位质量更优,一季度城区单位户均营业收入1116.8万元,高出全市182万元,营业收入前20家单位,城区占据15家。
69家新增企业
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据悉,2018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9家,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增长119.1%,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5.3个百分点,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单位32家,一季度营业收入2.47亿元,增长171.4%,拉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2.8个百分点。新增单位作为规上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特别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成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