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说起森林火灾,大兴安岭是一个避开不了的名词。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对于众多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那场火,烧得可谓刻骨铭心。
今年是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事发第32年,回顾当年的这场火灾事故,对于我们加强防范、严控森林火灾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火!”回忆当年,许多亲历者这么述说。
那场火的直接肇事者是清林作业人员汪玉峰,到西林吉林业局古莲林场干活刚刚13天。1987年5月6日14时8分,漠河县古莲林场15林班,漠河县至古莲公路11公里路北200米处,汪玉峰给割灌机加油时将过量的汽油洒在草地上,割灌机启动时,高压线引燃机体表面及地面汽油,割灌机也着火了。如果他脱下大衣一捂,火就可能被扑灭,可他却拖着机器跑了七八米。等他叫人来时,火势已变成很难控制了。这山火,经当地防火部门组织扑打,至7日清晨明火被扑灭,火情得到控制。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残火余火并没有被打净。
7日中午,突然刮起来的8级以上的西北风使古莲火场死灰复燃,火借风势,以每小时6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漠河县城逼近。整座县城被付之一炬。大火并没有在漠河县城停止脚步,它继续烧向图强林业局所在地图强镇。
火在风中肆意吞噬着它所经之处的一切,没有什么能拦得住它。铁路、公路、河流,就连500米宽的防火带也被大火轻易跨了过去。
这场火灾燃烧了整整28天,大火使5万多人痛失家园,整个林区过火面积101万公顷,约占大兴安岭地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火灾直接损失达4.5亿元人民币,间接损失达80多亿元,还未包括重建费用和林木再生资源的损失,以及多年后林木减产,林区人员重新安置的费用,是“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人员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直到1987年6月2日,在近6万军民的努力下,大火才被全部扑灭。
二
有一种错误言论,说森林火灾主要是一种自然现象,归老天爷管,怎么努力也避免不了。但世界各国研究发现,伴随人类活动的频繁,绝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发,如烧田埂草、烧荒、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小孩玩火、燃放烟花鞭炮、野外作业等,其比例占到95%以上。
“5.6大兴安岭”大火的起火点事后认定有五个,无一例外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除了古莲林场汪玉峰,另外四个起火点,均由野外作业和吸烟引发。
5月6日上午10时许,漠河县河湾林场四支线16公里西500米处,清林作业人员王某、傅某休息时吸烟,烟头没彻底熄灭就扔在草地上,引发山火。
5月6日14时许,阿木尔林业局依西林场一至二支线25公里西1000米处抚育伐清林点,合同工郭某使用割灌机清林,加油后起动时割灌机高压线电火花塞连接处打火,引燃机体外的汽油,引发山火。
5月7日9时20分,塔河县塔河林业局盘古林场2支线的林地,清林作业人员吸烟引发山火。
5月7日9时30分,阿木尔林业局兴安林场22林班抚育伐清林点,作业人员李秀新在作业地点吸烟,将没熄灭的烟头扔在草地上,引发山火。
从本质上讲,人为因素是诱因,“5.6”大兴安岭火灾暴露出了当时中国林区开发、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指导思想、环保意识、防火措施、灭火装备,以及体制方面的种种弊端,这场大火便是危机的总爆发。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本来林区防火为大兴安岭地方管辖,但大兴安岭林区当时是林业部的直属企业,地方行政归属黑龙江省,而版图又属内蒙古自治区。这样,一仆三主,大家都拥有,大家又都不肯在防火上尽心尽力投钱。结果造成“防火时扎紧钱袋,扑火时却钱袋朝下。”
本来救火万分火急,但大火面前部分领导却仍然一副官僚面孔。救火过程中,森林警察一部赶到被火三面包围的盘古林业公司,一下车教导员就被叫去开会到23点45分,几位县领导仍在为“从哪里打,怎么打,打不灭怎么办”争论不休,教导员怒离会场,率兵冲向火场,结果大火离弹药库只有几十米远了。
火灾之后,当时的林业部部长、大兴安岭地区专员、漠河县县长被撤职,一批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带来惨痛教训,也成为我国森林防火史上的重大转折点。30多年来,我国深刻反思,不断总结,学习森林火灾的属性,总结森林防火的规律,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防火之路。
大火发生后,我国把森林防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层面上的第一大动作就是当年7月18日批准成立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森林防火工作;第二大动作就是当年12月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森林防火行政法规《森林防火条例》,把森林防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办法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把森林防火的责任与地方行政领导挂起钩来。构建了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的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依据《森林防火条例》,各省(区、市)普遍制定了《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建立了以火源管理、入山人员管理和宣传教育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制定并实施了《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办法》。从此,违规用火、失火毁林将受到法律制裁,相关责任人防控不力也将被依法问责。
法制体系的健全,使得各级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各项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并得到落实,森林防火经费投入明显增加,森林防火意识显著增强。
2006年,国务院制定发布《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未来10年,我国将投资450.95亿元对症下药,通过实施林火预警监测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森林航空消防、林火阻隔系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六大建设任务提质增效,使24小时火灾扑灭率超过95%,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9‰以内。
汲取历史教训,勇敢面对挑战,这是大兴安岭火灾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也将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