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4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访:护驾井冈血染红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耒阳金南社区一家普通民居,我在耒阳中医院院长谷井文带领下,见到了他的曾外婆周庆玉。她是周访的小女儿,已有九旬高龄,但耳聪目明,身体尚健。我们进屋后,老人家半躺在床上,一边嘱咐家人倒开水,一边招呼我们落座。我靠近床沿,打开采访本,老人家洪亮的声音,很快带我穿越历史的天空,走进周访的传奇人生。

  一

  周访,又名周鲂,字厚泽,曾用化名陈藩,耒阳大义乡尖岭湾人。父亲周从禄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经常受人欺负。周访幼年过继给叔叔周从勋,是叔叔抚养成人。大义民风彪悍,流行尚武之风。周访从小拜盐沙铺罗贯全为师,练出一身拳棍功夫,好打抱不平。17岁那年,继父用一百多担稻谷,换取学费,供周访到杜陵书院读书。1920年秋,周访考入衡阳成章中学,开始接触进步书刊,成为湘南学联的骨干分子。有一次,衡阳教会学校与平民学生发生冲突,教会唆使当局镇压平民学生。周访率领学生进行示威,捣毁了教会学校,名噪一时。周访考入大学后,继续投身学生运动,并经伍文生、邝鄘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周访转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

  1925年春,周访来到湘粤交界的坪石镇,开展党的秘密地下工作。当时湘粤边境盛传:“耒阳来个大侠,身材十分高大,嘴里有颗金牙,专打土豪劣绅,武艺高强胆大。”有一次,挨户团获悉周访藏身地,设法将他抓获。三个兵丁押着他游街,到半路时,周访突然挣脱绳索,把兵丁打倒于地,喝道:“你们是想活还是想死?”三个兵丁吓得面如土色,连连磕头:“想活,活!”周访便要他们起来,给他们一人一块银元,说:“我走了,你们也活不了,逃命去吧!”敌人得知周访半路逃了,派人四处追捕。周访躲在一座深山,一农户看他气宇非凡,感觉他不是一般人,便好心请他吃碗饭,送他一套衣服。周访知道在坪石呆不下去了,便回耒阳搞革命。一路上,他饥寒交迫,饿了,摘山间野果野菜吃,渴了,喝溪水,甚至还喝过自己的尿。经过七天七夜的跋涉,终于抵达大义老家。

  当时,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已经建立,周访联络谷梅青、陈安堂、谷利生等党员,以永兴县白头狮为据点,动员群众,发展党员,先后建立了大义、陶洲、大河滩三个党支部。周访积极参加农民运动,参与组建了15个乡农会,带领农民清算土豪劣绅。长沙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耒阳。周访随同刘泰转移武汉,参加贺龙领导的二十军,刘泰任团党代表,周访在他手下任连长。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他俩离开武汉赴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刘泰任起义部队联络官,周访任营长。起义部队在潮汕失利后,刘泰和周访、贺寿彭等人潜回耒阳,找到邓宗海,重建中共耒阳县委。周访听说曹水仙父子在县城设宴款待土豪劣绅,率几个同志混入其中,在宴宾席上击毙了曹家父子和几个罪大恶极的劣绅,缴枪十多条、子弹四五百发。反动当局四处张贴通缉令,悬赏五百大洋取周访的人头。

  二

  湘南起义中,周访任耒阳县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赤卫团团长。他带领赤卫团奔赴上架,将作恶多端的大地主陈培之、陈景文父子捉拿归案,主持召开了万余人的公审大会,枪决了陈家父子,为民除了一大害。周访的妻子谷芝英参加了女子宣传队,跟随伍若兰在城乡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她发现朱德和伍若兰在革命接触中互生爱慕,便热心做媒,促成了两人的婚姻。朱德与伍若兰结婚之夜,谷芝英把伍若兰推进洞房后,见朱德还在陪同志们喝酒,就一把拉起他,开玩笑说:“老朱呀,猪婆都进洞房了,你这个猪公嘛够理(耒阳方言‘何故’之意)还不进入啊。”谷芝英还把周访在黄埔军校时蒋介石为拉拢他送的金戒指,转赠给这对新婚夫妇。

  3月下旬,敌人调集重兵进剿湘南。朱德和陈毅决定率起义军撤往井冈山。为了打通向井冈山的通道,周访率赤卫团参加了三打安仁战役。周访身先士卒,英勇奋战,为朱毛会师立下汗马功劳。他妻子谷芝英在上井冈山途中,因有身孕,行走不便,返回了耒阳。红四军成立之初,周访任十二师三十四团二营营长。5月,因井冈山粮草不足,部队撤销师级建制,部分湘南农军返回原籍地,开展游击斗争。周访改任三十一团一营营长。三十一团团长是伍中豪,王紫峰是特务连司务长。他们先后参加了攻茶陵、打永兴、战高陇、反“会剿”等战役,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

  据周访的外孙谢力康透露,1988年1月12日,郴州市湘南起义纪念塔揭幕,众多健在的湘南起义前辈应邀出席。谢力康作为周访烈士的后人,受到了王紫峰将军的接见。谢力康回忆:“老首长八十岁左右,身板挺直,威严中又很慈祥。他叫我坐下,让警卫员倒水,自己亲手剥一个桔子递到我手上。一开口就说:‘你外公很活泼,打郴州时,他问我,小王你发了什么洋财?我说就两套军服。你外公看到了说,拿来给我试试。你外公穿到身上拍了拍,呀,正好合身,送给我了。’他告诉我,打郴州时他是司务长。临走时,王老将军握住我的手,问我有什么困难与要求没有,一连问了我三次。我说没有什么要求,也没什么困难。只是想看看老前辈,看到了老前辈等于看到了我外公一样。王老将军叫警卫员拿纸笔写下他在北京的地址给我,叫我有事到北京找他。我只记得是北京东四八条……许多年过去了。我总是忘不掉王老将军那慈祥威武的面容与神态。”从谢力康的讲述中看出,周访与王紫峰感情深厚。当时,真正留在井冈山红军队伍的耒阳人不到两千人。经过几次战役,大多数都牺牲了。

  三

  1929年1月,面对蒋介石调集的重兵压境,朱德、毛泽东决定率红四军转移赣南,留下彭德怀的红五军驻守井冈山。此时,周访担任干部营营长。部队一路攻关克垒,势如破竹,击溃了大汾、左安、杰坝等地的顽敌,占领了大庾县城。1月24日,敌李文彬部突然进犯大庾县城。周访率部阻击敌人,激战到次日凌晨。他们撤至平头坳,抢占了制高点,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周访率部冲锋,准备突围,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下腹,血流如注,肚穿肠断。他自知伤重,怕连累战友,决心牺牲自己,掩护同志们撤退。战士们不依,誓愿与他共生死,他严厉地说:“你们都走!保护主力要紧,给我几颗手榴弹,这是命令!”大家只好含着悲痛的泪水离开了他,撤离了阵地。敌人又进攻了,周访忍着剧痛挪动身子,双枪齐发,但很快昏厥过去……敌人误认为他死了,打算将他的“尸体”抬去领赏。这时,周访醒了,拉响了手榴弹,与靠近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谷芝英回到耒阳后,被敌人抓捕,经受了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谷芝英有个叔叔,在国民党省党部任职,通过努力将她营救出来。谷芝英就把两个女儿周凤扬、周庆玉藏在大义船形岭谷长祠家中,她躲在一农户家生下周访的儿子。八个月后,谷芝英在自己家中为儿子喂奶,敌人闻讯赶来,当场用梭镖把孩子砍死,逼迫谷芝英与周访脱离夫妻关系,嫁给地主家。谷芝英坚决不从,以死抗争。她始终坚信丈夫还活着,正在为革命胜利奋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再也忍受不了二十余年的相思之苦,致信给朱德总司令。耒阳县长亲临她家,带来朱德的回信和邮寄来的一百块钱。她才知道,丈夫周访早已牺牲。后来,周访的亲密战友萧克、王紫峰、郑效峰、谷子元,先后到耒阳看望过谷芝英。在政府的关怀下,谷芝英的两个女儿安置在教育部门,她享受烈属待遇,直到1990年病逝,终生未再婚。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被誉为新中国的第一块奠基石,聚集了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学历最高的有16位大学生。让我感到自豪的是,这些大学生中有5个耒阳人,他们分别是:伍中豪、邝鄘、谭衷、周访、刘霞。令人遗憾的是,这16位杰出代表,只有陈毅、罗荣桓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有位党史专家说:“尽管参加井冈山斗争的大学生只有16位,却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他们都曾担任过重要的领导职务,革命信念无比坚定,没有一人脱离革命队伍。他们在党的建设、人民军队的建设、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探索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访作为其中的一员,无疑是耒阳人的骄傲。

  “护驾井冈血染红,黄洋哨卡建奇功。伟业未竟身先去,遥祭忠魂唱大风。”这是谢力康写的一首怀念外公的诗,是对周访一生最好的写照。

  (本报记者翟瑜根据朱文科著作《耒水悠悠,从湘南起义走过》整理)

  20

  湘南起义纪念馆

  湘南起义雕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周访:护驾井冈血染红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周访:护驾井冈血染红 2019-02-24 2 2019年02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