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衡山县的知名企业冠力塑胶进入一年的生产旺季,工厂车间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这里的鞋子制造好后,将销往日本。今年,得益于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的300万元贷款支持,该企业的活力被激发出来,生产销售呈现“两旺”,截至目前,已纳税900万元,比去年全年的纳税额净增100万元。
“一般而言,银行需要不动产做抵押,我们企业用动产就贷到款了。”冠力塑胶董事长卢红炬告诉记者,他以厂里的机器设备做抵押,“意外”在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贷款成功了。他心里清楚,这其实相当于信用贷款。
其实,冠力塑胶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与国有银行打交道,但有些产品对接起来程序较复杂,在财务人员看来“不够接地气”。今年3月,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问信贷需求,在了解企业实际后,从接收资料到放款仅一个月就“一气呵成”了。如此大力度向小微企业倾斜,让企业的董事们对该行交口称赞。
同卢红炬一样对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领情”的还有该县工业园里另一家企业——衡山湘宏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从衡东县搬迁来的一家企业,2015年成立,2017年下半年投产,年产值1亿多元。
说起与衡山潭农商银行的合作,该企业法人代表彭云华用“雪中送炭”表示他的感激之情。去年9月,正值投产前夕,企业的流动资金有点周转不过来,陷入“差钱”的困扰,但他也苦于国土证、固定资产证没办下来找不到贷款门路。恰时,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客户经理登门进行企业摸底,一听其有贷款需求,迅速帮忙准备资料,在收取完备的资料后3天内将200万元放款到位。
“这笔贷款今年10月份到期了,在到期前他们提醒我们准备资料续贷,办理起来也较简单,而且总的来说,利率不高,企业还是能接受。”彭云华如是说。
在记者的走访中,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这种轻不动产抵押的“大胆”行径还真不少,这家银行难道不怕风险吗?该行行长王湘萍给出了答案。自去年3月成立以来,该行坚持县域小法人定位,不贪全求大,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将发展战略聚焦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走“小而美”的路线,做老百姓满意的银行。
“我们的风险防控上主要看三点。一看企业和个人征信;二看产业前景;三看企业现金流。”王湘萍说,在衡山县发展业务,跟已有的8家银行机构竞争,打开局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这就要求在坚守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比如企业符合产业政策或者是纳税大户、有还款来源,都可以绕开担保“力挺”。
据了解,衡山潭农商村镇银行支持了41家小微企业,自2017年3月28日正式开业以来,累计发放贷款3亿余元,目前贷款余额2.03亿元,在扶持小微企业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提升了其在当地的美誉度。
图片说明:鞋厂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