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呈现开幕式
“没有全市宣传战线工作者的齐心协力,省运会开幕式不可能如此精彩。”衡阳市广播电视台旗下的衡阳电视台台长肖雄是本次省运会开幕式具体的组织策划负责人之一,他向记者透露了开幕式背后的动人故事。
“去年12月我们台接到任务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策划工作。”肖雄说,为了让开幕式的节目尽善尽美,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他们经常开会讨论至深夜,截至去年小年凌晨1点多,大家才一致通过节目策划初步方案。
肖雄介绍,衡阳市广播电视台举全台之力,抽调各个频道的精兵强将,划分为导演组、制片组、场馆组、文稿组和录制组。其中,导演组的成员远赴北京,与柏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开幕式服装、道具、灯光等工作的设计者多次交流,逐帧分析开幕式的各个组成要素。
制片组负责组织协调演员单位和后勤保障,最高时段每天需负责6000多名演员和后勤人员的饮食和出行,他们的辛勤付出,保障了演员联排的成功。
场馆组为开幕式各参演单位提供场地、供电、保洁等保障,是他们的连续作战保证了“动感魔方”等演出的栩栩如生。
文稿组负责拍摄、精修开幕式放映的VCR宣传片,该组工作人员耗费近1个月时间,将湖南14个市州的人文风景拍摄并剪辑完毕。最后,录制组配合湖南经视台做好了开幕式直播工作,让6000多万湖南人第一时间观看到开幕式盛况。
此外,今年3月,《衡阳日报》《衡阳晚报》刊登了征集以“雁之翔、湘之运”为主题的省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的消息,短短一个月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1000余件征集作品。经过专家们的细致评审,最终确定了极富雁城文化底蕴的省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为省运会增光添彩。
安保人员一丝不苟进行观众入场的安保工作
警务人员时刻为省运会安全保驾护航
专业安保公司也投入开幕式
开幕式的精彩背后,是他们在默默付出
——省运会开幕式幕后工作纪实
■文/ 本报记者 金明达 图/ 本报记者 张志伟
场内场外:
D
多部门紧密协作,保驾护航开幕式
场内场外:
多部门紧密协作,保驾护航开幕式
场内场外:
多部门紧密协作,保驾护航开幕式
本届省运会是衡阳市首次承办的省级体育赛事,开幕式作为省运会的重头戏,能否顺利进行牵动各方的心。
为了确保开幕式万无一失,开幕式当晚,全市公安机关共抽调3000余名民警、武警消防官兵、辅警参加安保。
市公安特巡警支队、消防支队提前做好了场馆内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各城区分局组成的三个巡防组,驻防在场馆外围各主要部位,加强对责任区域巡逻,确保所有人员有序进出体育场;由市局反恐支队、武警官兵组成武装联勤的应急处突组,开展联合武装巡逻;社会防控组出动铁骑警务队150人与两艘水上巡逻船开展24小时巡逻防控,加强对社会面管控工作力度,警用无人机组负责担任高空警戒,确保空中安全,实现水陆空一体化,确保安保360度无死角;
另外,为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以体育中心为核心,全市共投入交通安全保卫工作800余人,依次划定4个交通管控区,确保城区和开幕式场馆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开幕式期间,全体民警、武警、消防官兵、辅警、保安通力协作、上下同心,恪尽职守,充分展现了衡阳公安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良好工作作风和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其他相关部门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市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讯公司派遣应急通信车确保现场通讯通畅;国网衡阳供电公司详细检查供电线路设备,调集了两台发电车保障供电;市卫计委组织调派市区多家医院救护车,确保后方医疗力量;市公交集团不但前期专门调配了400余台公交车接送演员训练,在开幕式当晚还调车300余台接送各市州代表团成员与晚会演职人员……
正是衡阳各个单位、各条战线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无私付出,成就了省运会开幕式的精彩。
美轮美奂的芙蓉花、腾空而起的火凤凰、万人同颂的《湖湘赋》……9月3日晚进行的省十三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虽已结束数日,仍令人回味无穷,热议不断。
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衡阳味”的开幕式,是背后数千人团结协作、默默奉献的成果。
从2017年12月开始,我市各条战线抽调过来的工作者就开始了精心的准备,他们用专业精神和无私奉献,把策划变成精彩,把创意化作现实。
志愿者是省运会开幕式的一道风景
灯光背后:
B
六千群演冒着酷暑,排练60多个日夜
省运会开幕式当晚那朵美丽绽放的“芙蓉花”是否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开幕式序幕的高潮部分,由450名演职人员组成的4个方阵涌向场地中央,汇聚成一朵艳丽的“芙蓉花”。随着演员们手臂整齐划一的摆动,仿佛“花瓣”在随风飘扬,完美的展现芙蓉花盛开的奇景。随后,在《浏阳河》的优美旋律中,队伍又分成11个小方阵,演绎出开花之后慢慢收成花苞的效果,寓意着湘楚大地被芙蓉花点缀的盛世美景。
参加这个节目的演职人员,是来自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650名女大学生,她们为了排练出最好的效果,主动放弃暑假休息,留校训练。顶着近40℃的高温酷暑,平均每天训练五个小时以上。在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每天都要训练到凌晨,一次次排练,一遍遍调整,用辛勤和汗水点燃了雄壮的火舞,盛开出艳丽的“芙蓉花”。
开幕式总导演陈为丹透露,不仅《吉祥三湘》这个节目没有专业演员,参与开幕式文体表演的6000多名演员都是普通群众。
记者了解到,这些群众演员,有的是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学院、衡东县少林文武学校、市青少年宫、衡阳幼儿师范学院、衡阳技师学院、衡阳市铁一中、衡阳市雁栖湖小学、衡阳市博雅学校的学生,有的是市太极、柔力球、骑行协会及石鼓区、蒸湘区排舞协会的会员。
从今年7月20日开始第一次排练,到8月1日全面排练,再到8月20日进行联排,最后到8月底,在市体育中心进行彩排,60多个日夜,他们每天顶着酷暑训练,有人中暑生病,也有人摔倒受伤,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
除了“高大上”的表演节目,由蒸湘区、石鼓区、雁峰区、珠晖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负责的快乐排舞、民族舞、拉丁舞、欢乐腰鼓、激情肚皮舞等5个暖场表演节目在开幕式上也非常吸引眼球。市体育舞蹈协会、市肚皮舞协会、市健身广场舞协会、市枫叶-晚晴艺术团等380名骨干在市文体广新局的组织下倾注了满腔热情,日夜排练,演出效果有目共睹。
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一下
看台上下:
C
2万观众齐颂《湖湘赋》,彰显雁城文明和气度
“上下同心,民族复兴,有我三湘!”省运会开幕式文体表演当晚,两万余现场观众与演职人员同颂《湖湘赋》,场面恢宏壮观,令人热血沸腾。
据介绍,《湖湘赋》这类大规模视觉行为符号艺术表演,要求现场观众和演员契合度高,完成难度非常大。“省运会开幕式当晚的《湖湘赋》,看台上2万多名观众积极配合,舞台上演员完美演出,使得该节目成为国内首次成功完成大规模视觉行为符号艺术表演。”陈为丹向记者介绍。
“现场两万余观众都不是专业演员,事先也没有进行彩排,仅在演出前发动观众配合进行预演,但观众整齐划一地从座位站起,朗诵之声响彻衡阳体育中心,现场效果非常棒。”陈为丹竖起大拇指,称赞湖湘文化及衡阳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出了有修养的衡阳人,高素质的演员和观众齐心协力成就了这次震撼人心的演出。
另外,来自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高铁学院、备战青年志愿者协会的600名志愿者有序引导观众进场入座、认真做好保洁工作、协助节目组完成后勤服务、维持场外秩序、为演员提供帮助等,也充分体现了衡阳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风采。
吃着“干粮”,心里却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