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南
“311工程”助村民搭上“脱贫快车”
  该县通过精准识别、培训和帮扶,创新就业岗位、渠道和模式,创建“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与开发“公益性”岗位相融合,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与劳务输出就业相融合,让就业贫困人员切实受益

  本报讯 (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阳新) 近日,记者走进衡南县泉溪镇喇叭堰村的生态农业大雅柑基地,正在基地锄草的贫困户黄祖莲告诉记者,自从搭上县里“311”就业扶贫“快车”,他在家门口“上班”还可以照顾生病的妻子,一年有2万多元收入。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衡南县有贫困人口5652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2424人。如何将贫困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今年以来,该县大力推行“311”就业扶贫工程,确保为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3次职业介绍、1次就业指导、1次免费培训机会。

  为了带动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衡南县将扶贫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融合,扶持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着力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就业模式。 去年,该县确定了衡南县永福生态农业、碧峰农业等扶贫基地31家,今年预计增加至40家,确定创业就业示范村17家,依靠这类就业模式安置贫困劳动力5000余人。

  县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县在26个乡镇(包括3个片区服务中心和1个办事处)举办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创建“扶贫车间”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解决贫困户务工难题。

  贫困群众“缺什么”政府就“补什么”。今年以来,衡南县精准制定培训“菜单”,大力实施精准培训就业岗位,先后开展市场需求紧缺的工种技术培训2000余人次。同时,依托衡阳技师院校、衡南县职业中专和衡南工业集中区优质企业、创新创业个体等资源,组织开展体验培训学习20余期1200余人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
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来衡 调研督查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311工程”助村民搭上“脱贫快车”
“阳光村务”还百姓一本“明白账”
跳水赛首日 领奖台上好多“衡阳娃”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311工程”助村民搭上“脱贫快车” 2018-09-03 2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