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宜居雁峰”里快乐成长■记者 彭斌 摄
继2016年被认定为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市)区后,雁峰区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开阔。
日前,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办公室发布2017年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结果,在一类县(市)区排名中,雁峰区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九。
在这项由“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民主法治、生态文明”五大板块、40项指标构成的考核中,雁峰区给出了接近满分的漂亮“成绩单”:有33项指标实现程度达到100%;总体实现程度达到了96.3%,其中,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两大板块所有指标实现程度达到100%,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板块实现程度分别达到97.8%和98.5%。
一组组数据,就像一个个坐标,绘出一条清晰的雁峰“小康路径”。
实力路径:既要“总量”更要“质量”
“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中最具分量的板块,权重占比达45%。
2017年,人均财政总收入达到10921元,完成率100%,远超9000元的目标;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1.6%,远超80%的目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8.8%,超过96%的目标……分析“经济发展”板块的子指标可以发现,雁峰区经济正朝高质量方向发展。
“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土地等传统要素的前提下实现效益加倍增长,这是雁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雁峰区委书记周玉军告诉记者:“因为雁峰区虽然工业企业发展基础良好,但辖区多为老城区,用地资源紧缺,所以实体经济必须由传统的‘拼要素、拼资源、拼投入’转向‘靠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的现代化产业之路。”
业内人士注意到,今年2月24日召开的雁峰区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推出多项标杆举措:除了拿出190万元重奖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外,还首次颁发“亩均效益奖”。
这其实是雁峰区引导辖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因为在此次大会召开的前几年,该区一直坚持开展优质企业“原地倍增”试点,以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雁峰区前10名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速达15.2%,500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约5亿元,增长39.33%。
记者了解到,该区还以无偿资助、基金投入、股权投资及奖励等形式,对高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专利产业化项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和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项目进行支持,同时,通过优化政务“软服务”,如大幅降低行政审批各类涉企项目收费,积极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支出,“这些措施有效引导和推动了实体经济主体调结构、抓创新、重市场、降成本、增效益,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周玉军说。
生态路径:既要“保护”也要“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小康路上的雁峰区,找到了二者的平衡点。
正因如此,雁峰区“生态文明”综合实现程度达到了98.5%,其中,“单位GDP能耗”“Ⅲ类或优于Ⅲ水质达标率”“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实现程度均达到100%。
“这得益于雁峰区一以贯之推进‘湘江一号重点工程’、企业节能降耗、大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稳步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雁峰区委副书记、区长何子君告诉记者。
2017年,雁峰区对辖区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电镀等十大重点行业实施专项整治,鼓励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实施清洁化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同时对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项目,壮士断腕,果断关停或取缔。
市环保局雁峰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2017年,雁峰区关停了某公司电镀车间电镀加工生产线,该公司相关生产配件,全部外协电镀加工。此外,还关停了78家畜禽养殖场、取缔8家违法违规藕煤加工店、淘汰或改造15家燃煤锅炉,对提升辖区空气、水质达标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雁峰区借江、借岛、借园开发之势已然拉开,一座生态宜居新城强势崛起。”何子君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借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雁峰区城市面貌和市民素质更上一层楼,晋级全市首批“文明城区”;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江畔绿地”营盘山公园、“城市绿肺”南湖公园、“湘江明珠”东洲岛等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热地,“四纵三横”新路网拉通城市骨架,居民生活交通更便捷。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雁峰区,已坐拥“一岛——东洲岛;两水——湘江、幸福河;三岸——湘江西岸,幸福河两岸;四山——回雁峰、岳屏山、营盘山、奇罡山;六园——南湖公园、岳屏公园、雁峰公园、南郊公园、营盘山公园和植物园,公园数量占全市五成左右,宜居指数节节攀升。
和谐路径: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优化,社会的进步,都将惠之于民,因为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有之义。
雁峰区的发展成果,同样为辖区居民共享。统计显示,在“社会发展”板块四大类别九项指标,“民主法治”板块三大类八项指标,雁峰区实现程度均达到了100%。“这是一张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充分说明了雁峰区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雁峰区统计局局长罗飞自豪地说。
街头游园多了、道路提质靓了、下水道通了、背街小巷亮了、城市面貌美了……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面子”民生工程;低保连年提标、城乡医保参保率全覆盖、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全覆盖、城乡居民就业领域拓宽……这些看不见的“里子”民生工程,同样也是幸福和谐的源泉。
近几年来,雁峰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都在70%以上,尤其是2017年,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雁峰区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5.95亿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0.73%。
2017年雁峰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公示表显示,精准扶贫、城镇新增就业、棚户区改造、新增养老床位等9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率均在100%以上,最多的完成率甚至达到了210%。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贫有所扶、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助——这些多年来孜孜追求的梦想,在雁峰区已成现实。
“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美丽的回雁峰下,一幅繁华、秀美、和谐、幸福的小康长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