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学东(左一)生前工作时的情景
“老边”不老,享年才45岁。
惊闻“老边”去世,是他已入土为安一个星期之后。
初闻噩耗时,虽然相识多年,但相交甚浅,我甚至都不记得了他的容貌。捉笔来写此文时,印象才渐渐清晰起来。
“老边”的大名叫边学东,生长在江西农村,部队转业后来到衡阳,在国土系统工作了15年。初识他时,但见他个子中等、方头大脸、剑眉星目,一口融杂赣湘味道的普通话,配上招牌式的笑容,英气逼人,又似邻家大哥。
“岁月是把杀猪刀”。近些年在公园散步再见“老边”时,他体态慵肿,挥汗疾步,一个活脱脱的“油腻”大叔。
“老边”死于突发性脑溢血,熟悉他的人都说,是积劳成疾使他英年早逝。
走近一个个“老边”生前的亲朋与同事,打开他们关于“老边”的点滴记忆,这个平凡的汉子,给予了人们太多的感动!
他是开拓创新的“土专家”
“老边”去世后不久的2018年6月初,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组远道而来,采访报道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诸多工作创新,而作为诸多创新主要引领者的他,却再也无法站在镜头前,向全国同行骄傲地介绍他革故鼎新取得的优异业绩。
让年轻的衡阳不动产登记人最引以为傲的,是“产权变更和抵押变更合并同步办理”的全国首创,是“将个人的权籍调查申请与登记申请合并受理”的便民创新……一项项辉煌成就的背后,凝聚着“老边”殚精竭虑的付出!
2017年10月,衡阳某房地产公司因为改制转型急需资金,计划将其抵押在银行的数千平米商业铺面分割出售,向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出了办证申请。按照常规的做法,先要办一次产权变更,将原登记在房产公司名下的几本产权证,分割为近千本不动产单元证;接着再办一次抵押变更。如此以来,该公司首先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过桥;其次,产权变更和抵押变更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空档,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而且,办理的时间会拖得很长,房地产公司很可能因此而失去生存发展的机会。面对企业主焦虑而无奈的眼神,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连续数次召开“头脑风暴”工作探讨会,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老边”大胆提出了“将产权变更和抵押变更合并同步办理”的工作模式。一边做产权变更,一边做抵押变更,既不需要企业主去借贷巨额资金来过桥,又消除了二者之间的时间空档,抵押银行也就没有了风险,同时办结时间至少节省了一半,确保了企业改制转型的顺利推进。
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同事们为“老边”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企业主事后送来了感谢的锦旗,而这一工作创举则永远铭刻在了衡阳不动产登记的成长史上,熠熠生辉。
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有一句工作口号,“为民服务,永无止境!”用“老边”的话说,就是要让来办事的老百姓少跑路!在硬件设施落后、人力资源匮乏的窘迫境况下,“老边”等一众衡阳不动产登记人,在践行“最多只跑一次”的道路上,除了拼体力,更拼了不少脑筋。
权籍调查(含落宗)一直是不动产登记的重要一环,也曾是办证过程的必跑环节。依据相关规定,申请不动产首次登记或涉及界址界限变化的不动产变更、转移登记的,申请人应当先自主联系相关技术部门开展权籍调查,通过权籍调查(落宗)将土地及附着物的登记信息合二为一,然后将包含不动产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等权籍调查成果提供给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登记。这样的话,办证群众至少要跑三次以上。
“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老边”与同事们认真研究,集思广益,创造性提出“将个人的权籍调查申请与登记申请合并受理”的办法,通过内网将申请资料发送给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完成权籍调查后再将成果发送登记中心启动登记程序,这一过程均算在登记时限内。这种 “前台合并申请、后台并网运作、不增加办结时限”的便民之举,在全省乃至全国,也不多见。
像这样的工作创新,成立仅两年多的衡阳不动产登记中心还有很多,每一次创新的背后,都少不了“老边”的身影。“他做地籍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而且肯学习、勤思考,还总是站在群众的立场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所以总能提出一些新颖又极具可操作性的办法。”“老边”的同事都这样称赞他。
事实上,“老边”凭借着自己精湛的专业能力,无数次地化解了办证中的“疑难杂症”,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称他为“土专家”。
他是清正廉洁的好党员
“老边”生于微末,出身行伍,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一直职位不高,但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评价,都是“知分寸、讲规矩、爱较真!”
在石鼓国土分局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期间,“老边”管过一段时间接待,用许斌的话说,它从未占过公家一分钱便宜。许彬告诉我们,每次接待事无巨细,“老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即使是一瓶水,他也从不算上自己那一份,随身总是带着水杯。后来工作调动,无论是在分局还是市局,常年与房地产商打交道,“老边”总是公事公办,从不接受商家的吃请和钱物。
在“老边”任石鼓国土分局地籍股长的时候,有一次,一个亲戚去找他办房屋的国土证,需要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1000多元,亲戚问他能不能免交或者象征性交一点。“老边”坚定地说不可以,并说,“如果你交不起,我可以帮你交!”搞得亲戚特别尴尬,只得掏钱交了。
在帮前述那个改制房产公司办理商铺不动产登记发证的时候,“老边”和同事们加班到晚上八点多钟还没有吃晚饭,守着他们的公司经理说请他们去吃个宵夜,被“老边”拒绝了。后来所有的事情办好,这家公司顺利完成改制转型,老板在送锦旗的时候,把“老边”叫到一边,硬要塞给他一个红包,也被他严厉喝止。
“‘老边’虽然职位不高,但手中的权力也算不大不小,如果他对自己要求不严,也很容易谋得一己私利的!”他的老上级,曾任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科长的甘梦龙说。
在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老边”是一科副科长,求他办事的人很多,但领导和同事从未听说他帮什么人办过什么违规的事,他经手的每一份案卷都清清白白。
清白的背后是清苦!
“老边”去世后,妻子曾好整理他名下的“遗产”:除工资卡上有少数余额外,其他银行卡全是0,房贷和治疗费用欠款30万元!曾好流着泪说,这些年家庭收入主要靠两夫妻的工资,除了要供女儿读书,家庭日常开销,“老边”还要赡养风烛残年的父母,接济从江西农村来衡打工的两个弟弟,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他是鞠躬尽瘁的“老黄牛”
在衡阳国土资源系统,“老边”从石鼓分局到市局窗口办再到登记中心,岗位几经调换,虽然级别没有升迁,但在每个岗位上,领导都抢着要、摁着留,全因为他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15年里,“老边”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等;15年里,“老边”如一头老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难得看到他不加班。”“老边”的妻子曾好哽咽着说。
转业到石鼓国土分局工作不久,“老边”任局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各种文字材料的撰写。从一个“大兵”转做一个“秀才”,“老边”的压力可想而知。“那段时间,他经常为一个材料写到凌晨一两点,而且彻夜睡不着。”曾好说。时任石鼓国土分局办公室主任的许斌回忆,为了写好每份材料,“老边”经常拿着自己写好的稿件到处找人请教,本单位的、上级单位的、外单位的,只要是打听到谁的文才好,便想方设法跑过去拜师学艺。许斌说:“有时一份材料交到我手里,往往已经改了十余遍。”这样的锲而不舍,半路出家的“老边”慢慢地倒也对材料撰写驾轻就熟,竟然成了国土系统一个小有名气的“笔杆子”。
“老边”的这股子干劲,得到了局领导的赏识。2008年,已经升任副局长的许斌,把“老边”“抢”到了自己分管的地籍股当股长,一份完全陌生,并且专业性和服务性都特别强的新工作,又一次摆到了他的面前。
“老边”没有退缩!他欣然领命,并全力以赴。“他来自农村,骨子里有股不服输、想干出一番事业的拼劲。”许斌说。面对千头万绪的地籍工作,“老边”使出了“白加黑”“5加2”的工作模式。白天边做边学、晚上边学边想、休息日加班加点,石鼓国土分局的地籍工作非但没有因为一个“新手”股长而退步,反而在当年拼出了全市国土系统的一面旗帜。
正是在地籍股长岗位上的出色表现,2012年,市国土资源局成立办证大厅时,“老边”被抽调而来;2016年,衡阳市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老边”又受命上任。
办证大厅的设立是将城区国土分散发证变为窗口集中发证,是衡阳市国土资源局提升效率、优化服务的一个举措。“老边”负责业务审核把关和窗口日常管理。由于工作人员少,他一个人要完成以前四个人的工作量,每天审核的案卷上百件,往往一伏案便半天起不了身,午饭大都是同事带到办公室边做边吃,午休和准时下班更是奢望。
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实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发证,衡阳市筹备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作为筹备小组长,“老边”带队赴外地考察学习、下县了解情况、自学房屋登记业务知识、收集登记资料……仅仅3个月,便拿出了市本级不动产登记的业务类型、办事流程、窗口设置、权限分配等方案,测试完善并掌握了办公平台。一同参与筹建、经历过那段艰辛岁月的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彭小林说:“时间紧、任务重、基础差、人员少,我们只有没日没夜地咬牙苦干,‘老边’更是任劳任怨,凡事抢着做、争着做,一个人顶着几个人的工作!”
在办证大厅和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为“老边”赢得了一个“边三轮”的外号——作为上世纪90年代基层国土工作的主要交通工具,边三轮与汽车比起来有点土气,但开起来风风火火,小巷能钻、山路能进、水路能淌,而且保养方便。“老边”来自农村,一直在基层工作,有着服务群众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就像“边三轮”一样,勤奋务实,吃苦耐劳。
2016年6月28日,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挂牌成立,同年10月,“老边”累倒住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身体多项指标都亮起了“红灯”,而血压更是达到了200/140MMHR。医生说他的病是长期劳累造成的,再不休息和锻炼会很危险。
妻子拽着“老边”住进了医院。可三天都还没过,他便又跑回单位上班了,妻子送饭到医院找不到人,跑到他单位,他正一个人趴桌上忙得全神贯注。妻子爱恨交织地对他说:“你这样为了工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叫我们老老少少怎么办?”
没想到一语成谶!
今年5月初,“老边”明显感到自己头晕不适,妻子和同事知道了,都劝他赶紧去医院检查,他也非常爽快地答应。然而,5月20日,没等忙完无穷无尽的工作,“老边”便永远地倒下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刘福云含着泪说:“从身体明显不适到去世的十多天里,‘老边’接待处置了某商品房项目45栋共629个不动产单元的办证申请;接待处置了某安置楼的数十户上访;衔接某社区用房和物管用房的数据提取问题;对某住宅项目进行了首登审核……”
曾好哽咽着说:“十多年里,他经常为了工作食无定时,夜难成寐,早上公园跑步总是带套衣服去办公室换,从不耽误时间回家冲个凉……他真的是累倒了。”
他是有血有肉的好儿男
盖棺定论,“担当”应该是对“老边”最真实的评语。工作上的鞠躬尽萃,生活中的呕心沥血,他为的,都是他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
“他总是压力很大!”这是我们在采访“老边”生前的同事和家人时,大家都说过的一句话。出身寒门,他有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抱负与压力;身为家长,他又有扶老携幼、爱妻友弟的情义与担当。“老边”拼尽全力,拼得自己油尽灯枯,在春秋鼎盛的年纪,撒手西归!
缅怀“老边”,他是老父心中的好儿子,是胞弟心中的好兄长,是妻子心中的好丈夫,是女儿心中的好父亲,也是所有认识他的人心中的老好人!
“老边”是个出了名的孝子。父母年岁大了以后,他把两位老人接到了衡阳自己的家里常住,悉心赡养。“老边”的母亲病逝后,70多岁的老父亲悲苦难当,“老边”每天都要陪父亲说说话,带父亲下楼散散心……旧伤未愈,这次又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们见到边父时,老人家双眼无神地坐在床头,枯干的嘴唇不停地蠕动,似乎在呼唤“老边”的归来!曾好对我们说,老人家总是以“老边”这个儿子为荣,逢人便说儿子的好。
“老边”有两个弟弟,多年前均来衡投奔他。没有正式的工作,一个做点小生意,一个打工,“老边”都尽自己所能来加以照顾和帮助。一路走来,弟弟们都慢慢过上了稳定的日子,他也是满心欢喜。“老边”的突然离世,使得两个弟弟似乎一下没了主心骨,久藏于心的感恩,肆无忌惮地流在他们悲哭的泪水里。
相濡以沫,是“老边”和妻子二十余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他没什么花言巧语,但却心思细腻,很注重生活仪式,逢年过节生日等重要的日子,他都会记在心上,为我和家人准备礼物和祝福。”说起这些,曾好苍白的脸上沉浸着幸福。
“老边”的独生女儿今年高中毕业,读高一时“老边”就答应带她去上海迪斯尼玩一次。几年过去,“老边”却再也没有机会兑现自己的承诺。一是为工作忙得从不休年假,二来也是经济条件捉襟见肘。追悼会上,女儿撕声裂肺地号啕大哭:“爸爸,你回来,我长大了带你去迪斯尼!”
“他是一个热心人,谁家有点难事,他听到信儿就上门了。”“老边”所住小区的王大妈抹着眼泪对我们说。
……
故人已去,音容犹在。 行文至此,很多次在公园散步遇见的“老边”身影浮于脑海。他总是穿一身洗得泛白的运动服,一双老旧的运动鞋,步履匆匆,满头大汗。我想,那些流淌的汗水,昭示着他内心对于健康的恐惧与希望,临时抱佛脚的锻炼没能拯救他千疮百孔的身体,而一如既往的操劳与疲惫,终究成了要他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生命无常,相信有很多人会记得“老边”——一个平凡的中年男人,用爱与责任筑起的那些令人感动的人生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