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每天充足饮水是一个人保持健康状态的基础。饮水不足,最常见的疾病是泌尿系结石。长期饮水不足,还可增加慢性肾病风险,也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胃肠功能较弱、肾功能不全、长期便秘等慢性疾病。
炎炎夏日,喝水更有讲究。日前,记者采访了多家医院的专家,请他们针对三类特殊人群提出建议。
饮料不能代替水 加料适量更解渴
【个案】11岁的小欢一直不爱喝水,暑期独自在家时基本靠喝各种饮料度日,前不久更是两天内喝掉了一整箱饮料。小欢妈妈发现她最近精神不振,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小欢的血糖严重超标,被诊断为糖尿病,并伴有酮症酸中毒症状。
慢性病患者
病症不同,喝水要求各不同
【提醒】时值暑假,许多孩子在运动完之后会选择喝大量的冰镇饮料以解渴。营养师蔡华表示,冰镇饮料口感好,部分饮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补充运动中流失的微量元素,适当饮用并无不可。需要提醒的是,经常喝太冰的饮料对孩子肠胃的刺激较大,建议将其放置到常温时再饮用。同时,饮料的高含糖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更要尽量少喝。
蔡华介绍,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喝温开水的习惯,也可以用柠檬水代替温开水,柠檬的酸味和香气会带来更好的口感,达到更好的解渴效果。
【个案】30岁的刘芹(文中患者均为化名)近3年来陆陆续续地觉得腰痛,近日病情突然加重。医生了解到,他因业务繁忙,白天基本不喝水。B超提示,其双侧肾脏均有大小不等的结石,最大的直径达两厘米,且有一块结石堵在右侧的输尿管上段,造成右肾积水,引发肾绞痛。
【提醒】每日饮用水量大于2000毫升的人群,泌尿系结石发生率明显低于饮水量少的人群。若以500毫升容量的杯子来算,一天喝水4大杯,这个夏天能过得比较轻松。医生表示,气温骤升时,泌尿系结石人群肾绞痛发生率比冬季明显增加,与这部分人群喝水少有明显关系。
医生提醒,泌尿系结石人群在正确治疗结石的前提下,建议多喝水,每天要喝2000—3000毫升,加快尿液的排出,把肾脏中沉淀和积聚的钙质、杂物排出体外。这类人群科学饮水法是:每日水量分配于晨起、餐间、睡前三个时间段。清晨时饮水量为500—1000毫升。为了保持夜间尿量,睡前应饮水500毫升,排尿后再饮水300—500毫升,余下水分别于餐间喝下。
医生介绍,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胃肠功能较弱、肾功能不全、长期便秘、泌尿系结石等的患者,对喝水均有特殊要求。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夏日清晨应先喝一杯温开水,既有效补充生理性失水,又降低血液黏稠度;胃肠功能较弱人群夏季不宜喝冰水,宜喝温开水;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规律进行血液透析的人群,饮水量要请医生帮助把握;长期便秘人群提倡清晨喝杯温开水,且要大口大口地喝,快速吞下去。慢性疾病患者夏季除了直接喝水之外,还可喝绿豆汤、冬瓜水之类的自制养生饮料。
户外工作者
不要等口渴时才喝水 水中可以适当加点盐
【个案】陈南是一名搬运工。不久前,他在连续搬了两个小时的货物后突然倒地,并伴有呕吐等症状。经检查,其肾、肝功能出现急性衰竭,体温高达39.5摄氏度,被诊断为热射病。据工友介绍,当天工作量较大,陈南一直没有喝水。
【提醒】对于夏季在户外工作的人,及时饮水更重要。蔡华提醒,户外工作的人群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想起喝水。口渴时表明人体水量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
户外工作人群补水过程中应该控制喝水的速度,小口吞咽,快速、大量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甚至可能带来眩晕感。由于大量排汗会带走身体的盐分,户外工作者可以选择饮用淡盐水,一般建议200毫升水内加入0.2—0.4克盐,帮助平衡电解质。(据新华网)
相关链接
中医药专家
教你自制凉茶
夏日热浪袭人,人们易生疮疥,出现心烦、苔黄、尿黄、口渴等症。专家向市民推荐了两款以清热败毒为主、兼泻火生津的自制凉茶方,市民不妨自己试着煮来喝。
1.金银花10克、土茯苓10克、玄参10克、淡竹叶5克、杭菊花10克、薄荷6克、甘草6克、芦根10克;
2.大青叶10克、板蓝根10克、银花10克、连翘5克、菊花10克、甘草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