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青“回家”话“岁月”
  ■本报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彭水扬

  一双双手紧握在一起,一双双眼睛急切地寻找40多年前的痕迹。7月30日上午,8名老知青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挂念,回到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衡山县长江镇袁家冲村。

  当天上午9点左右,8名老知青驱车回到袁家冲村。此时,村里男女老少已聚集在村委会大门口等候多时。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大伙儿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相互拥抱握手。

  “看!这是我当年住房间,如今还保存完好。”“这里是我们搞双抢的地方,现在村庄集聚,一块块良田都连成片了。”知青们纷纷找寻自己熟悉的地方。

  今年63岁的孙新凯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老知青,40多年来,无时不惦记着袁家冲村,偶尔也会梦到自己在村里和乡亲们一起劳动的场景。他说,当年自己是知青队长,曾经睡了两年的地方,每当夜幕降临,点个油灯,挑灯夜读是他抹不去的记忆。

  听闻知青返乡,同样对知青岁月有着深刻记忆的村民袁绪红也特地从县城返回自己的家乡。“这帮‘自家人’,曾给我们平静的小村带来了激情,也陪伴了我们这一代农村娃的成长。”

  据了解,这是老知青们第一次返乡相聚于袁家冲村,在追忆往昔的同时,知青们还去看望了91岁高龄的原大队支部书记尹延林。40多年过去,时间在走,景色在变,但这一份乡愁和记忆,像一壶酒,越久越醉人心。

  “希望今后能多回‘家’聚聚。”老知青们感慨道。据悉,在当天的活动中,老知青们为4位90岁以上老人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还参观了位于袁家冲村的几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大伙儿为美丽风景点赞之余,纷纷表示希望在“回乡”探亲的同时,多了解当地的建设情况,今后能为“家乡”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专家组团技能多 因地制宜服务细
122名吐鲁番市高校毕业生 来衡学“自主创业”
预算经费,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寓廉于“荷”, 40件(幅)佳作脱颖而出
两部门联合倡议文明祭祀
快递柜存“真相” 包裹有损避免“扯麻纱”
知青“回家”话“岁月”
上半年累放普惠金融类贷款2亿元
耒阳市再建1077个 集中祭祀点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知青“回家”话“岁月” 2018-08-03 2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