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旱,各地“双抢”用水短缺,栗江镇界牌村“种粮大户”王元友的240余亩水田却水量充足,农作物长势喜人。王元友指着田边水渠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去年市委巡察组来栗江泵站巡察后,持续关注咱老百姓的民生、民情,才有了这沁甜的‘民心水’咧。”
栗江泵站建成于1984年,主要灌溉衡南县栗江、松江、硫市等3个乡镇,设高、低干灌区。由于年久失修,该站的设备均已老化。2015年,市、县水利部门对其进行了更新改造,但由于设计、施工方案不合理等原因,泵站机器存在轴承异常发热、频繁烧毁等诸多故障问题。
2016年,我市发生较大旱情,栗江泵站却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周边农田受灾较为严重,老百姓对此颇有怨言,社会反响较大。去年10月,市委巡察组对市水利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常规巡察,并根据群众反映问题强烈的栗江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进行了重点巡察。通过实地察看、谈话、查阅资料以及邀请专业人员审核等方式,市委巡察组发现该工程项目存在一些问题,当即责令水利部门限期全面整改到位。
为督促全面整改,推动解决问题,市委巡察组多次深入实地调研,要求委聘国内泵站工程专家、水利部稽查专家和委托专业机电设备检测机构分别对机电设备进行技术分析评价,并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复核和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测。
今年6月27日,工程整改按照预期目标基本完成。改造后的工程装机10台共2890kw,采用长轴立式离心泵机组。7月6日,泵站投入试运行,低干渠持续抗旱5天,高干渠持续抗旱13天,泵站机电设备经受了长时间、高强度运行考验,水泵出水量较整改前大幅提升,设备升温可控,总体运行稳定。
“去年泵站的机组基本上停歇,今年通过优化整改,整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能满足山下乡镇的农田灌溉需求。”该站站长谢朝晖兴奋地告诉记者,如今的栗江泵站达到预期整改目标,灌区群众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