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潇湘大地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毛泽建就是其中之一。毛泽建,又叫毛达湘,小名菊妹子,是毛泽东最疼爱的堂妹。毛泽东曾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八个字高度评价她的精神品质。毛泽建被后人誉为“衡山朱凤”。她美丽的名字如傲霜的秋菊,永远刻在人们心中,她为了实现崇高革命目标的无畏精神,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衡山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
冲破封建藩篱门,毅然踏上革命路
毛泽建是毛泽东堂叔毛贻经之女,六七岁时,就过继到毛泽东父母名下作养女。1919年下半年到次年初,毛泽东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14岁的毛泽建只好从上屋场回到了东茅塘。这时她的生母双目失明,四个弟妹大的10岁、小的4岁,生活十分困难。毛泽建不得不到杨林乡一个姓萧的远亲家当了童养媳。
1921年春,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听说毛泽建的情况后,便将她接回到家里,帮她解除了婚约。同年,毛泽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秋,毛泽建以优异成绩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为扩大革命力量,毛泽建以身作则,带领进步同学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不断发展党团组织。1924年,中共湘南区委成立。毛泽建革命意志坚定,组织才能出色,被推选为区委委员,分管妇运和学运工作。
1925年,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反帝斗争不断高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毛泽东的鼓励和教诲下,她团结进步力量,深入街巷、码头、商店等地,写标语、发宣传、上街游行,支持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坚决打击帝国主义和顽固势力。期间,她发动和组织一批爱国学生抵制洋货,并当众烧毁了一向崇洋媚外的衡阳商会会长公馆里堆积如山的日货。
年轻的毛泽建在严峻的斗争中得到了淬炼,革命意志更加坚定,决心在党的领导下迎着风暴不断向前,赢得了师生们的尊敬和信任,被称为“女先锋”。
智勇双全打游击,名声威震敌破胆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湘南特委派毛泽建和丈夫陈芬到衡山县开展工作。陈芬担任县委书记兼军委书记,毛泽建担任秘书兼妇女委员。听闻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向井冈山进军,毛泽建颇受鼓舞。她带领党团员深入集兵滩一带,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武装斗争,组建农民自卫军,成立工农游击队,炸毁伪县政府,破坏敌人电讯设备,多次击败地方反革命武装,处决了一批土豪劣绅等反革命分子,在斗争中不断发展革命武装力量。
1928年初,为配合朱德、陈毅等领导的湘南起义,毛泽建参加领导了南岳暴动。一日,她率领游击队进入南岳镇,革命群众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纷纷云集,配合游击队迅速摧毁南岳团防局的反动武装。下午,敌人团防局派了100多名反动伪兵欲向游击队反扑。毛泽建得知消息后立即召开会议,看到几位队友焦虑紧张,她胸有成竹地说:“敌人要来反扑,我们可以巧妙伏击,瓮中捉鳖,全歼敌人。”于是,游击队提前进行埋伏,相机歼敌。当敌人刚进入伏击圈时,毛泽建立即高喊:“同志们,冲啊!”游击队员群起而动,把团防局的伪兵打得四处溃逃。
伉俪患难洒热血,英名永传耀千秋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转移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根据斗争需要,毛泽建和陈芬留在耒阳坚持游击斗争。面对险恶环境,毛泽建坚韧不拔,致力于耒阳县苏维埃政府工作,深入农村,恢复基层党组织,扩大农民武装,亲自担任游击队长坚持战斗,积极配合红军,掩护伤员和家属,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有力支援了井冈山斗争。
5月初,毛泽建、陈芬同日在不同地点被捕。陈芬于5日被害。毛泽建则为红军一部所救,但因怀孕临产,行动困难而留下来,与陈芬的姐姐陈淑元隐蔽在夏塘一个孤老婆婆家。仲夏之夜,毛泽建生下一个孩子,她给取名“贱生”。消息走漏后,毛泽建再次被捕,贱生不久夭折。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在衡山县城南门外马庙坪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