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媒体网络、微信朋友圈、市井巷陌,都在传颂衡阳血性男儿谢勇的英雄义举。正如臧克家写的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谢勇用他年轻的生命,为这首诗做了最好的诠释。
“英雄者,国之干。”英难,是民族的坐标、时代的榜样。回望历史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雄以身许国的壮怀、造福大众的深情、义无反顾的决择,支撑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开创出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诚然,今天没有枪林弹雨,但面对价值多元、矛盾交织等复杂问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局面,同样需要树立起道德和行为的标杆,用英雄精神激励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英雄莫问出处,义举不分大小。英雄的标准并不局限于“成功”,更多的是依赖感人肺腑的力量、牵动人心的震撼和发自内心的选择。无论是血洒异乡的谢勇,还是不怕牺牲的吉湘林、李江、匡兵和温琦华夫妇……正是因为他们,温情得以传递、平安得以维系、和谐得以凝造。他们,是衡阳的骄傲、国家的脊梁、人民由衷敬佩的英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辈出如璀璨群星,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人民之幸、时代之幸。当然,铭记英雄、学习英雄、崇尚英雄,才会诞生更多的英雄;敢做英雄、争做英雄、乐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
“生活里总有让人做出英雄行为的地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与生俱来的英雄情结,这种情怀需要珍视、激发并引导,并融入价值观培育。这就要借助丰富的传播手段和新兴的传播阵地,缅怀英雄人物,讲好英雄故事,传递英雄精神,将对英雄的尊崇,化作润物细无声的雨露,时常浇灌每个人的心田。同时,要坚决捍卫英雄的尊严,充分认同英雄付出的价值,持久关爱英雄及其家庭,不让英雄流泪,不给历史留下遗憾。
众芳丛里敬英雄,衡阳英雄谢勇如飘落异乡的一朵木棉,备受人们缅怀赞颂。这朵木棉仍在盛开,散发馨香,永不褪色;他的故事不会有尽头,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木棉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绽放。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英雄的气质,用爱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你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都会成为人民心中最艳丽的木棉。
■陈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