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炜
(作者现供职于衡阳市委党校)
它引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不断追求自身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篇跨时代的不朽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历经170年的历史沉淀与洗礼,跨越时空,经久不衰,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经典。
一、《宣言》是资本主义的“判决书”。《宣言》向世人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两个必然”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准确把握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给资本主义下了“死亡判决书”。《宣言》引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不断追求自身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当然,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不是朝夕之功,它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20世纪的一场剧变,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遭遇一定的挫折。一些人就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了动摇,认为《宣言》的基本思想已经过时了。《宣言》的基本思想真的过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今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资本主义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基本矛盾始终没变,就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福音书”。《宣言》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把实现共产主义、求得自身和人类的解放作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那么,共产主义是什么样的呢?《宣言》中讲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奋斗理想和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
《宣言》之于无产阶级,是“福音书”,它一经发表,其思想就被运用于革命的运动和实践,席卷整个欧洲,影响全世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成为无产阶级追求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指路明灯。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第一部完整中译本《宣言》正式出版。1921年,在《宣言》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掀开了崭新的篇章,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潮落潮起,《宣言》至今仍显耀着真理的光辉。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以人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崛起,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现实可能,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宣言》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开创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让我们更加坚信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必定会实现。
三、《宣言》是共产党员的“枕边书”。《宣言》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正义者同盟撰写的党纲,是无产阶级的共同纲领,点燃了焚烧旧世界的燎原之火。《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党的理论和纲领。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员,应把它作为自己的“枕边书”,常读常新。
老一辈革命家在学习和掌握《宣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取得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如毛泽东曾经提到的,《宣言》读了不下一百遍,帮助他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宣言》的思想武装头脑,锤炼党性,坚定信念。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宣言》的学习,要像毛泽东同志那样,遇到问题,就翻阅《宣言》,从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