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善“毛细血管”悄然成长
助力创建“慈善之城”
  慈善事业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对于未来慈善事业的重大规划,蒋勋功透露,“力争用3-5年时间将衡阳市打造成‘慈善之城’。”“这在省内外已经有成功做法。但这只是一个工作抓手,最根本目的还是推动形成规范管理、公开透明、人人参与、惠及大众的衡阳慈善新格局。因为打造‘慈善之城’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保障体系和制度体系,这有助于规范和厘清当前慈善工作的一些不足。”

  2017年10月31日,衡阳市首个社区慈善组织在石鼓区雁栖湖社区成立。

  当天上午,雁栖湖社区坐落单位耀江集团举牌捐赠、社区居民现场捐款,共募得善款9.5万元。慈善工作站按每户一万元标准,现场向2户困难居民发放帮扶救助金。

  “募集到的所有捐款都会用于本社区内困难家庭的定向捐助工作,所有捐款收支都会进行公示……”慈善工作站负责人在现场发言中表态,“工作站将建立社区内老弱病残、低保及边缘户档案,确定救助的对象、范围和额度等标准,确保救助不漏人、不脱时,努力实现救助不出社区。”

  本月上旬,全市第一家村级慈善工作站在衡阳县井头镇孟山村成立。此后,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慈善工作站也宣布正式挂牌。

  这些基层慈善组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都实现了“五有”标配,即有管理人员、有活动场地、有规章制度、有经费、有活动。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市慈善总会正在推动的慈善网络基层全覆盖计划,看作人体毛细血管的成长,正在为打造“慈善之城”积蓄能量。

  蒋勋功称,目前衡阳慈善工作的一个不足是,头重脚轻、上冷下热,基层很多有需求的对象求助无门,也有爱心人士想要救助他人而无从下手。把慈善组织机构向基层延伸,意在打造“家门口的慈善,身边的救助”。

  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用3—5年时间,把慈善组织覆盖所有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确保每一个基层慈善组织在“五有”模式下运作,“爱心资金募自基层,用于基层”。

  打造“慈善之城”显然离不开民间力量广泛参与。目前我市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官方注册的慈善义工组织已经超过10余家,而正在组建孵化的同类公益组织则更多。这些公益组织志愿者身影活跃在助学、助孤、助医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公益力量衡阳品牌。由退伍军人邹肇睿发起的一对一助学活动,影响力已经辐射全国,引发多家中央级媒体关注和报道。

  2015年,衡阳在全国地级市率先推出慈善排行榜,连续两年举办慈善之夜晚会。随着慈善榜影响力日益扩大,在衡阳形成了积极的社会导向,助推全市乐善好施的良好风尚。2017年上榜企业由26家上升到135家,其中一百万元以上的26家,个人由29人上升到199人,其中10万元以上的30家。

  随着衡阳慈善事业攀上新高度,可以乐观预计,这个慈善榜的上榜企业和个人将会越来越多,上榜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数说”成绩,慈善普济暖衡州
30余救助项目惠及10万人次 救助资金巧“增值”
慈善“毛细血管”悄然成长 助力创建“慈善之城”
慈善基金跻身“亿元俱乐部” 多项数据创新高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慈善“毛细血管”悄然成长
助力创建“慈善之城”
2018-03-30 2 2018年03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