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21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建逆向物流网络,实现汽车“再制造”
  ■本报记者   李 娟

  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一批有想法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再利用”的研究上孜孜不倦,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徐友良就是其中一位。

  徐友良一直在关注近年来汽车数量增长对衡阳环境和能源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汽车报废后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时刻萦绕在他心头。

  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我市机动车登记保有量已多达69万余台。官方通报的报废汽车数量每年高达3000余辆。这些报废汽车一部分被回收公司回收;一部分被转运到省外进行处理,还有一些被随意丢弃,成了停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僵尸车”。

  “是否可以在衡阳建立系统的回收、再制造中心,对其再利用?”带着这个问题,徐友良带领团队对湖南废旧汽车的回收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他们通过建立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选址规划的模型,根据“成本最低”的原则进行科学运算和论证,得出了衡阳适宜建立湖南省汽车再制造中心的结论。他们还将该结论撰稿成文——《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选址规划研究》。

  “这一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网络包括回收中心、拆解中心、再制造中心、垃圾回收厂等,总部设于长沙,回收中心分布在湖南省各市州,衡阳建立再制造中心,对回收汽车进行拆解、制造。”徐友良向记者勾勒了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的“蓝图”。

  他向记者介绍,废旧汽车的利用空间大,光发动机的可再制造率就达80%。如果能够建立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让衡阳的废旧车辆走上“正途”,不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都是大受裨益的好事。

  此外,该论文因实用性、可行性,被国家核心期刊《公路交通科技》采纳刊登,并在衡阳市第二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中荣获一等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市政协将向 7个单位派驻民主监督小组
把省运会办成 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
衡阳经贸合作 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滨江公司3月招商忙
公益体测为消防官兵“送健康”
“掌上衡阳”邀你当优雅女神
南岳机场站坪扩建 听听专家怎么说
搭建逆向物流网络,实现汽车“再制造”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搭建逆向物流网络,实现汽车“再制造” 2018-03-21 2 2018年03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