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配置图书
已建好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最近,高新区太阳广场的东侧“冒”出一幢透明的建筑。远远望去,像被捆起的一叠书简,方方正正。
带着一丝好奇,记者昨日走进这幢神秘的建筑,一探“芳容”:只见约摸25平方米的空间里,三面靠墙位置摆放着白色的书架,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着一台标有“自助借还系统”字样的设备。记者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将在本月“开馆”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助借还方便,全程不到2分钟
“为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市图书馆近年来聚焦满足三大‘期盼’,即均衡公平、便捷服务、环境更优,努力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市图书馆馆长刘忠平向记者介绍道,“为了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图书馆,我们将自助图书馆的名字定为‘雁城市民书屋’。在这里,借阅流程方便,市民只要刷一下身份证,玻璃门自动开启后,便可进入。”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来到自助办证机前,按照自助服务机上的方法,刷了一下身份证,然后往机器里交纳了100元的押金并填写基本信息,一个有着虚拟账号的借书证就办好了。随后,记者在书架上选好自己想看的书籍,来到位于门口处的自助借还机前,按照旁边示例图,按下借书键,将所选图书放置在“感应区”扫描,随后按下“确认键”,书就这样轻而易举借到了。
虽然因为首次操作有些不熟悉,但是记者从办证到完成借书,整个环节不到2分钟。
3000册畅销书籍,10万本电子图书,市图书馆将不定期更换新书
莫言的《蛙》、周国平的《偶尔远行》、王跃文的《无雪之冬》、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渡边淳一的《无影灯》、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雨果的《悲惨世界》……记者在自助图书馆中看到,书架上摆放的图书多种多样,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医学、经济学等多个类别。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读者到24小时自助图书馆,除自助借阅书架上的3000册纸质图书、扫码借阅电子图书借阅机内10万册电子图书外,还可登录市图书馆网站检索馆藏书目、利用数字资源。而纸质图书中,80%是成人书籍,20%是少儿书籍,可以满足一家老小在此阅读。“这里除设置了一定的阅览座位之外,还提供无线上网等服务。同时,纸质图书将根据借阅情况不定期更换。”
据了解,下一步,市图书馆将会在四个城区分别规划建设1-2个雁城市民书屋,为市民推介并配置有关衡阳本土文化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