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石鼓区控违拆违“清零”专项行动纪实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拆出一片清爽靓丽 依法建设美丽石鼓
——石鼓区控违拆违“清零”专项行动纪实
  控违拆违让石鼓美丽蝶变

  ■策划:周文源   统筹:苏文波   罗飞虎   朱良生  撰文:本报记者   谭晓波  摄影:本报记者   周琪

  11月16日,石鼓区组织城管、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对角山乡前进村马斯塘组21处违章搭建大棚进行有序拆除,当天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标志着该区再掀新一轮违法建筑拆除风暴,确保全面打赢控违拆违“清零”专项行动战役。

  自今年2月正式启动控违拆违“清零”专项行动以来,石鼓区委、区政府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较真碰硬、真抓实干,真正做到了拆控并举、以控为主、以拆促控,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该区违法用地、违规建设宗数和面积逐月递减,全年共计拆除违规建筑86处、面积3.9万平方米,包括拆除违法搭建钢棚2.6万平方米、违法搭建砖混房屋1.3万平方米,狠刹了强建之风,打击了嚣张气焰,弘扬了社会正气,真正做到了声势较大、进展较快、成效明显、群众拥护、社会稳定。

  如今,漫步石鼓大街小巷,记者惊喜地发现:一栋栋违法建筑夷为平地,一片片浓荫绿地青翠养眼,千年石鼓正一天天变得更加清爽靓丽。

  三级联动,形成控违拆违强大合力

  在全市率先推行控违拆违工作常态化,建立健全区、乡(街)、村三级巡查体系,施行日常巡查、交叉巡查、全员巡查相结合

  多部门联合开展控违拆违行动

  违法建筑被称作城市肌体上的“顽疾”。石鼓区坚持把控违拆违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系统谋划推进。

  突出组织保障,高站位统筹。石鼓区委全会、区政府全会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专题部署控违拆违工作,解决机制性、保障性等问题。区委书记唐浩然,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浪多次对控违拆违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区委副书记挂帅控违拆违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经常身临一线指挥大型拆违行动;分管副区长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讲评、半年一总结,做到了逢会必讲、常抓不懈。结合上级文件和区情实际,制定下发《石鼓区控违拆违工作实施意见》,各乡街、村(社区)层层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

  突出经费保障,高标准推动。在足额保障控违拆违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增加大型集中拆违专项经费80万元,并纳入区级财政预算。购买12台皮卡车配备给8个乡街和区城管局、拆违大队,专门用于控违拆违工作,并针对1个乡、3个涉农街道安装了社区监控摄像头,全方位、无死角、无盲区地实施电子监控,实现了监控全覆盖。

  突出上下联动,高频率督导。坚持把控违拆违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绩效考核范畴。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区控违拆违办每周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区拆违大队、乡(街)、村每天巡查,结果报书记、区长,并在全区进行通报、严厉追责。今年以来,共下发督办函134件,处理相关信访问题4起,开展季度考评2次,针对突出问题先后召开调度会多次,督促各工作责任主体单位积极履职、齐抓共管。在前阶段的工作中,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到了思想、行动“一盘棋”,目标一致、行动统一,形成了工作合力。

  石鼓区积极探索,出台创新性措施,在全市率先推行控违拆违工作常态化。建立健全区、乡(街)、村三级巡查体系,施行日常巡查、交叉巡查、全员巡查相结合,做到每天填报巡查记录、每周汇总巡查情况、每月通报巡查结果。针对重点项目较多和违法建筑较多的区域实行地毯式重点巡查,对反弹较快、屡教不改的对象实行重点盯守、严密布控;对已经审批的建筑标出进度标志,达到审批楼层后重点监控,确保工程按规划要求收尾;对未经审批的违建户做到一天两次巡查,确保拖砖就问,下脚就拆,砌墙就推,露头就打。

  同时,坚持把控违拆违贯穿城区管理全过程,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农贸市场标准化提质改造、防盗网拆除示范点建设等相结合。尤其是与社区“三清三建”和“拆网”专项行动相统筹,突出拆除影响消防通道和市容市貌的违法建筑,累计拆除违建3.9万平方米,确保城市环境井然有序。

  石鼓区在全市首创“房屋档案”

  依法拆违,以严的要求彰显公平

  依法依规、程序到位是拆违稳定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所在。石鼓区城市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次拆违控违清零行动中,石鼓区一直坚持将依法拆违摆在首位、贯穿始终,确保既保障工作效率,又保持社会稳定。

  严肃拆违政策,不开任何口子。石鼓区坚持日常巡查及时拆、组织行动集中拆、节假日加班拆,保持拆违行动不间断,越是节假日越是加大力度。规定凡是违法建筑坚决拆除,不允许任何人开口子、卖人情。在全市首创“房屋档案”,按照“一户一张表、一组照片、一份档案”的要求,对10486户村民建房情况,摸底建档,据实登记入册,作为拆迁补偿和规范建房管理的原始依据。

  严明拆违纪律,压实工作责任。实行违法建筑“四个一律先拆”,即党员干部一律先拆、公职人员一律先拆、恶意抢建一律先拆、新近抢建一律先拆。严格落实《石鼓区关于控制违法建设工作“四个一律免职”的规定》,对领导干部违规建私房的、为违法建设予以行政许可或核准的、瞒报、拒报违法建设的一律免职,全年处分干部7名,压实了工作责任。

  严惩违法行为,铁腕狠刹歪风。对“钉子户”“老大难”,敢抓典型、敢打硬仗,不管阻力多大、压力多大,各个突破。截至目前,依法训诫、警告21人,狠刹了抢建之风,打击了嚣张气焰,弘扬了社会正气。

  实行违法建筑“四个一律先拆”,即党员干部一律先拆、公职人员一律先拆、恶意抢建一律先拆、新近抢建一律先拆

  拆除违章搭建的雨棚

  疏堵结合,控违政策深入民心

  “之前我对法律法规不了解,以为就是搭个雨棚乘乘凉、停下车没什么大碍,通过执法人员上门宣传政策后,我才明白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已经触犯了法规,之后不仅自己会注意,也会劝告邻居们遵纪守法。”11月16日,角山乡前进村马斯塘组王道友告诉记者,在执法人员上门宣讲政策后,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拆除了违章搭建雨棚。

  控违拆违,政策先行。石鼓区组织村(社区)干部深入一线层层宣传发动,面对面为群众算清实施违章建房的损失账,引导和鼓励群众第一时间举报违法行为,今年共接到并查实举报线索7起。今年2月份,在推进控违拆违“清零”专项行动期间,悬挂宣传横幅100条,张贴宣传标语200余份,出动宣传车5台,全面形成拆违控违高压态势。同时,坚决贯彻群众理念,采取说服教育为主,主打“心理战”,摸透估全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尽量减少群众损失,稳妥推进。前阶段,群众自拆和助拆的违建占到总数的61.53%。

  严控严拆是堵,规范建设是疏。石鼓区坚持“拆、建”并举、疏堵结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村民建房手续审核流程的通知》,对村民建房手续审核作出了书面申请、现场查勘、现场复核、资格审定、建房公示、审批报批、放线动工、跟踪监管“八步走”流程,并要求限时办结、集中审核、及时审定。该区把村民建房资格审定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次数,由原来的半年一次改为现在的每月一次,此举群众反响良好。

  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石鼓区还通过组织座谈、基层调研、征求意见、现场查勘等方式,选出了一批村民建房点,以点促面,示范带动。目前,该区正抓紧结合中央扶持小城镇建设政策,对角山乡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引导村民集中建房,把节约出来的土地用作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力争打造全市一流的示范小城镇。

  坚决贯彻群众理念,采取说服教育为主,群众自拆和助拆的违建占到总数的61.53%

  村民在“违法建筑拆除决定书”上签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拆出一片清爽靓丽 依法建设美丽石鼓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拆出一片清爽靓丽 依法建设美丽石鼓 2017-11-17 2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