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抵押物、也没有请第三方担保,100万元贷款全凭信誉获得,我很骄傲!”在日前举行的信用贷款签约会上,市龙盛堂大药房董事长邱兰桂与建行衡阳分行营业部签约后欣喜不已。入驻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平台不久,诚信经营为他谋来了“信用红利”。
像该药房一样在当天获得信用贷款的企业有17家。这些企业均由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依托数据分析认定为守信企业,在中心与银行机构的联络下成功对接。
这场银企对接会的背后,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功不可没。2016年底,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市委市政府筹划建设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以持续收集和积累企业的信用信息,降低银企对接的信息成本,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成立伊始,人力、财力、物力都得从长计议。筹备组成员皆从各相关部门抽调,负责人陈蓓麟来自市财政局下设的农科担保公司。这支队伍起初在一座老式筒子楼办公,场地受限让筹建工作一度受阻。后来,我市新媒体中心积极援手,将一楼近半场地供其使用。没有范本可以参照,他们一路摸索,打造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做法在全省首创,并在全省金融办系统工作会议推介了“衡阳经验”。据介绍,该中心打造的衡阳市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工商、发改的双公示信息及综合治税信息基础上,新增加21个职能部门信息,主要涉及企业的经营信息、风险信息和信贷信息。这些信息经该中心收集、整理后分析保存,定向提供给金融机构查询,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到各部门搜集信息的效率,加快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速度。
而今,该中心已确立为公益性机构,为更好地实现借贷双方融资需求的匹配,中心已从我市各大金融机构抽调了一批业务精英,大力发挥金融服务功能,并着力抓好金融监管,为政府职能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预警措施和应对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我们主办此次信用贷款银企签约会,主要是通过遴选守信用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并持续跟踪信用状态,有利于培育诚信企业。”陈蓓麟表示,今后还将推动、撮合更多的信用贷款发放。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自运行以来,现已有7家银行金融机构和一大批保险、证券、基金、资产管理、信托等金融业态,已注册企业1007家,已撮合贷款640笔,撮合资金121.42亿元。
延伸阅读:
这是我市金融业快速奔跑、砥砺奋进的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金融机构一再扩容,在不断健全的组织体系下,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及担保、小贷等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大金融”发展格局。与此同时,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担保、小贷等主要金融指标保持全省前列,共同促进衡阳“大金融”气候的形成。
这是刷新成绩、创造历史的五年。耒阳“两权”抵押贷款国家试点实现两项全省之最;“湘油泵”在A股上市,实现了衡阳近20年来企业首发上市零的突破;市政府每月举办的一次政银企对接活动也成为金融业的“潮流”;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作为全省第一家由政府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崛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