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坪村1600多人告别“饮水难”
  本报讯  (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王勤   刘魁春)  被“喝水难”困扰了40余年的衡阳县金兰镇城坪村,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近日,该村实现集中供水,村民个个喜形于色。

  城坪村位于衡阳县城坪冲水库“尾巴”方向的山区,全村1600多人,有四分之一属于当年修建水库时搬上山的移民。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坪冲水库蓄水,村民从此开始“喝水难”。

  过去,城坪村村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口干不怕牛屎水”。村民刘再新说,刚搬上山时,大家要走几公里山路去水库挑水;后来水库养鱼,水体富营养化,大家靠接雨水、装黄泥水沉淀,钻到山上更高处找小水源,都是常有的事。

  “喝水难”,让村里留不住劳动力。随着青壮年纷纷外出谋生,漫山遍野的南竹自生自灭,城坪村也就“毫无悬念”地戴上了贫困帽。

  今年初,衡阳县水利局鼓励当地能人谭春光,在村里投资兴建安全饮水工程。苦干半年多,4个联组集中供水点在8月初全部建成投入试运营。

  “搭帮党的政策好,为村里办成了这件头等好事。”谭春光说,自己先垫资搞建设,县水利部门的奖补资金到位后,完全可以填上工程建设的开销。

  在该村李家组,一个容量达30立方米的新建水池,正通过高度差向“下游”供水。谭春光介绍,通过管道将山上不断流的细小水源收集入池,能保障500人用水无忧。

  40多岁的村民邓新良,看到喝水难的问题解决了,决定不再外出务工,他信心十足地说:“留在村里搞产业,应该也能脱贫致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打好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
衡山黄花路 项目开工
城坪村1600多人告别“饮水难”
案卷“电子化”实现全覆盖
蒸湘区:松亭安置联建点建设启动
“四合一”机制盘活农村警务资源
衡阳少年“温网”折桂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城坪村1600多人告别“饮水难” 2017-08-23 2 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