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有数十万老乡在全国各地经商发展,已成立异地衡阳商会数十家。为吸引更多异地衡商“回故乡、建家乡”,我市连续3年举办异地衡阳商会恳亲会,为回乡投资创业的企业家搭建好平台,营造好环境——
异地衡商回乡创业渐成气候
■本报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陈海辉
近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旅游外侨民宗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异地衡阳商会恳亲会,来自安徽省湖南商会、泉州市湖南商会、福州市湖南商会、广东湘籍企业家商会以及北京、上海等市30余家衡阳商会负责人济济一堂,共话发展。这已是我市连续3年举办类似活动,异地衡商回乡创业渐成气候。
据了解,全市现有数十万老乡在全国各地经商发展,已成立异地衡阳商会数十家。由于异地衡商们每年基本上只有重大节假日才能还乡省亲,其中以清明节还乡人数最多。3年前,市委、市政府即拨出专项经费,提供食宿、交通,部署有关部门一年一度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座谈考察活动,久而久之,已形成惯例,被誉为“清明模式”。
此次恳亲会期间,先后举办了“2017年异地衡阳商会恳亲会暨企业家珠晖行”、考察市“一区两园”等活动,大家欢聚一堂,共叙乡情乡谊,共商发展大计,近200名回乡企业家还实地参观考察了珠晖区茶山坳特色小镇建设,体验已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湖南省十大美丽小镇”、未来5年全省100个特色旅游小镇之一的茶山坳镇,感受大美珠晖。
4月3日下午,参加完2017年异地衡阳商会恳亲会暨企业家珠晖行的部分代表来到衡阳县,与该县领导同叙乡情乡音,共谋发展蓝图。
近年来,衡阳县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三大战略,掀起了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新高潮,也为各位老乡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9.4亿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1.8:36.4:41.8,实现了县域经济从农业主导向工业和服务业主导的转变。全县生态更加优美,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县城按照“一带一路三区”的城市发展思路,区位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衡阳县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该县近年的发展变化及所取得的成绩,并诚挚邀请衡阳籍老乡常回家看看,多为家乡献计献策、牵线搭桥,多为家乡招商引资共谋发展,同时希望老乡多为家乡带来先进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过去一年,衡阳经济发展突破大、项目建设投入大、城乡面貌进步大、生态环境改善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人民包括异地衡阳商会的积极作为,在外衡商回衡考察投资、创业兴业渐成气候。希望对回乡投资创业的企业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努力,搭建好平台,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投资发展环境。
异地衡商共商返乡创业大计
商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