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变美了 邻里更亲了
2016年,珠晖区共有15个社区纳入了“三清三建”改造计划,累计投入资金8471万元,目前均已完工。 截至目前,该区共清理废弃物18054吨,清理化粪池2547座,疏浚沟渠23848米,死角死面焕然一新;拆除违章建筑1703处,总面积74892.8㎡、非法广告2.35万㎡;共清理15个社区主管线约53.5万米,飞线约32.3万米;打通社区堵点31个,硬化、油化社区道路10.03万㎡,铺设人行道吸水砖16520㎡,对市场拆违后的消防通道进行硬化、油化,铺设沥青7100㎡、麻石路缘石20680米、人行道板砖23400㎡,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共新增社区绿化面积43874㎡;改建小游园46个110940㎡、休闲小广场25个14720㎡、小型停车场44个,美化墙面23.4494万㎡,配备健身设施79套,着力打造通透清爽、互联互通、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 一六村社区是个旧小区,之前社区内找个停车位很难,车辆乱停乱放,一直让我很头痛。“三清三建”工作开展以来,社区通过调整绿化位置、使绿化与居民休憩场地相结合、
  房屋穿上了漂亮的“衣裳”,道路整洁又宽阔,花园里芳香四溢,停车场里车辆有序摆放……4月11日,记者走进珠晖区东风街道一六村社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居民李国娟乐滋滋地说:“三清三建,政府出资,大伙出力,人人有责,我们社区现在环境好了,心情也变好了,我们的幸福指数更高了!”

  一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桂兰告诉记者,社区大部分是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楼房。管网设施陈旧破损、私搭乱盖现象严重,树木绿地脏乱不堪,“牛皮癣”随处可见……居民群众渴望早一天改善生活环境。得知社区要进行“三清三建”综合整治,居民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有些质疑,老社区脏乱差环境是多年遗留问题,整治起来非常复杂,这次真能解决?

  一六村社区“三清三建”综合整治,不仅面广量大,而且涉及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是一场攻坚战。一六村社区领导班子意识到要决战决胜,必须做好群众工作,真正把群众动员起来,打一场“人民战争”。

  自一六村社区启动“三清三建”工作以来,社区党员干部,全员上岗,奋斗在一线;社区居民及坐落单位工作人员踊跃参与,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全社区上下一股劲、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争当主人翁”的新局面。

  一六村社区领导班子带头上门入户聆听群众的意见,真正到由居民自己做主,将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的高度赞扬。在施工改造中,凡居民提出合理的意见,都被社区积极采纳。社区居民蒋受吉提出在路坡下边挖条沟,怕产生内涝,最终社区工作人员采纳了他的意见。

  社区是我家,环境靠大家。一六村社区的坐落单位也纷纷行动起来,全力支持。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三清三建”工作,院里还组织召开职工大会,号召职工积极配合“三清三建”工作。在改造中,院骨干还主动带头无偿拆除违章搭建物。

  社区居民更是将“三清三建”工作当成了自家的事。居民与社区志愿者们一起监督改造质量,自发保护环境,还义务进行夜间巡逻。社区志愿者、老党员黄年根义务与项目建设人员一道搬水泥、运泥土。他说:“三清三建”是每一个居民自己的事情,我要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余热,为社区奉献一点点力量。”

  截止到目前,一六村社区“三清三建”过程中,拆除违章建筑面积3780多平方米,新建绿地面积2300平方米,新建休闲亭3个,新建生态停车位160余个,建立健身场地2处,铺设地下管网2000余米,美化亮化墙面达4200平方米,让老社区也有了“高颜值”!

  ■统筹/唐兰荣   文/本报记者   谭晓波   图/本报记者  周  琪

  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锻炼身体

  珠晖区东风街道一六村社区“三清三建”综合整治,涉及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社区上下拧成一股绳,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争当主人翁,实现了旧貌焕新颜——

  优美的小区环境

  旧楼房穿上“新衣裳”

  居民在凉亭休憩

  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社区变美了 邻里更亲了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社区变美了 邻里更亲了 2017-04-14 2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