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民有需要,我第一个赶到”
  ——记雁峰区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大队长周正国

  ■文/本报记者   唐  翔   图/本报记者  周  琪

  住在一个社区里,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除了家人,你最先想到的人是谁?雁峰区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居民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大队长周正国。

  此事的缘由还得从一个“雨夜救人”的故事说起。2016年春节前夕的一个雨夜,空巢老人王叔外出买药,被一辆电动车撞倒,顿时前额血流如注。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居民周清娥看到。“你家人电话多少?”周清娥焦急地问。“快,快,打电话给周队长!”倒在雨地上的王叔用微弱的声音一直重复着这一句话。虽是深夜,但身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大队长的周正国穿起衣服就往外跑,并通知几名社区志愿者一起将王叔送到医院。住院十天时间里,周正国发动社区志愿者轮流照顾,直至王叔康复出院。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此后一直在幸福社区流传,而“有事找周队长”更成了社区居民的一句口头禅。

  周正国,今年62岁,曾是衡阳市城市供销联社的干部。2013年退休后,身为一名老党员的他又穿上了“红马甲”继续在社区发挥余热,建起了一支志愿者队伍,目前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了396人,每个月积极组织、策划、安排志愿者服务活动,传递文明正能量。数年的志愿者生涯,周正国获得了很多荣誉,“身边好党员”、“市十佳志愿者”、衡阳市委组织部“两学一做”送党课下基层十一名讲师之一、市文明创建办督察员、团省委督导员等。

  “我的手机24小时开通,有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周队长,我腿脚不方便,能不能帮我交下水电费。”“周队长,我今天下班要晚一些,能不能帮我接一下小孩。”……在日常生活中,居民只要有不便之处,就会第一时间想到周正国,而周正国在接到电话后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忙。

  “作为一个志愿者,居民们有需求找我帮忙,是我的荣幸。”周正国坦言,他很享受这种帮助他人的生活状态。

  79岁的朱先娥是一个空巢老人,儿子和儿媳在广州打工,一年难得回来几次。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周正国经常组织社区志愿者们上门看望,为朱先娥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天。过年过节时,还会送上一些米、油等生活物资。见到周正国这么热心,朱先娥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许多事情能自己解决就不再麻烦周正国。朱先娥的这一顾虑被周正国看在眼里,便主动告诉老人,“不要怕麻烦我,志愿者本来就是为大家服务的。我的手机24小时开通,有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2015年,衡阳开启文明创建之旅。为了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周正国和几位社区志愿者开通了“文明之声”社区广播,每天清晨、傍晚宣传文明创建知识,朗读一些社会正能量的稿件。许多居民表示,“每天听到这样的广播就觉得浑身充满了正能量,生活在幸福社区‘很幸福’!”据了解,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幸福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还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家电维修队、应急抢险队、困难帮扶队、法律咨询服务队及合唱团、广场舞队、交谊舞队等。(下转第二版)

  周正国(左二)与志愿者上门与老人聊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抗战纪念城 年底前对外开放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我市打出医闹整治“组合拳”
“居民有需要,我第一个赶到”
清华大学衡山科学城 共建清华衡阳研究院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居民有需要,我第一个赶到” 2017-04-14 2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