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基础雄厚。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冶金、机械、化工、轻工、医药、电子信息等36个门类的工业体系,186类工业产品拥有省级以上名优称号,汽车零配件、变压器、电缆、血液制品等100多个系列工业产品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特许经营权或国家计划项目等完整的软资源。
▲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全市已形成了以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为龙头的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输变电及控制装备制造集群;以南岳电控、湖南机油泵、湖南天雁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集群;以水口山五矿金铜为龙头的铜铅锌精深加工集群;以富士康、鸿富锦为龙头的中国亚玛逊电子用品制造中心和南方最大的精密模具产业集群;以中核二七二铀业为龙头的南方核材料产业集群。
▲制造业发展平台支撑有力。全市有11个工业园,建成了公路口岸、铁路口岸、“无水港”等开放发展平台,有1个机场、1个千吨级码头和2000吨的湘江航道,产品可直接通江达海。
▲独特的区位辐射优势。衡阳市是国家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城市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撑点,也是中国通往东盟陆路主要节点城市。
衡阳思路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发挥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本报记者 武孝军 图/本报记者 王 翟
白沙洲工业园区
发展优势产业 提供优质服务
——访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沙洲工业园负责人林喜洋
根据国务院近日批准的《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7年修订),规划期内,将衡阳建设成为湖南省综合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衡阳制造”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把衡阳打造成为湖南省综合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前不久,中南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率“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专家评估组莅衡,对衡阳市纳入长株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的工作进行评估,表示将大力支持我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工作。
打造湖南省综合制造业基地,衡阳如何发力?本报记者对部分园区、职能部门、企业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进行了专访。
推进“两化”融合 建设制造强市
——访市经信委副主任彭振霖
“经济要发展,工业须先行。白沙洲工业园作为衡阳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将按照市委提出的‘植优补短’要求,围绕建设产城融合的新型工业新城目标,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增强园区竞争力。”林喜洋说。
目前,白沙洲工业园正致力于发展六大重点产业:一是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精密模具,精密模具是工业之母,白沙洲工业园将着力创建全国精密模具示范园;二是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现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形成电子书、平板电脑、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等产业集聚;三是围绕输变电配套,大力发展输变电关联产业;四是以南岳电控为龙头,着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五是以南岳生物制药为龙头,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六是以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为龙头,发展核产业。
林喜洋认为,衡阳打造湖南综合制造业基地,企业是内因,各级各部门强化服务是外因。从企业角度来说,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形成市场综合竞争力。从部门服务角度来说,要改善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加快项目落地、建成、投产、达效;要关心企业职工生活,为职工生活创造便利条件,以优质服务留住人才;要大力宣传企业,培养企业职工“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要鼓励企业发展智能制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能。
接受记者采访时,彭振霖开门见山地表示,衡阳要着力推进制造强市战略,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即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传统产业,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和效益。
衡阳是全国老工业基地,虽然工业门类齐全,但是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急需以信息化手段进行改造提升,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彭振霖表示,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有效投入,支持龙头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升级改造;要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薄弱环节,引导企业通过产业链上下协同创新,打造核心产业链条;要加快推进湖南省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建设跨地区、跨领域的制造业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建设制造强市,须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大力发展智能产品,提升衡阳制造业的竞争力。彭振霖建议,要鼓励制造业重点领域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并进行试点示范;鼓励龙头企业实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逐步推动衡阳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彭振霖还建议,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积极研究和解决推进制造强市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聘请制造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智库,瞄准智能制造,开展技术会诊、技术攻关,及时破解技术难题。
种衍民认为,当前,制造业要加快发展,企业必须突破三大瓶颈,即质量、效率和科技创新。
他认为,企业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产能过剩影响下,部分制造业企业不能以次充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开展低价恶性竞争,走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否则,企业的投入将付诸东流。因此,企业务必以质量为核心,发扬“工匠精神”,把产品一次做好。这就是制造业企业最大的成本优势,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其次,企业必须全面提升劳动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决定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去除传统人拉肩扛的低级生产作业方式、高耗能低功效的生产设备,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抓好制造业生产方式及设备的研究应用,大力推动制造业产品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作业,提升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保障产品质量。
种衍民认为,科技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以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科学和技术来指导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突出科学技术的应用导向。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核心技术领域,集合各行业优势资源,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以实现关键核心科学技术自主开发和掌握。如高铁技术、特高压电网、核电技术、航天技术等重大核心技术方面的科技创新,就必须集合国家优势资源,通过不断地研究,最终取得成功。
制造业企业须突破三大瓶颈
——访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
彭振霖
“随着工程机械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工程机械制造厂家不再是大公司兼并小公司,已经发展到大公司之间的联手合作。”廖纯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打造衡阳工程机械成套装备产业链的角度,对发展“衡阳制造”进行了深入分析。
廖纯德认为,装备制造业要实现增长“裂变”,成套发展是唯一出路。衡阳的工程机械产业虽然有基础,也有实力,但成套能力是“短板”,制约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工程机械成套装备发展有几个必要条件,首当其冲是技术,必须在节能与环保、安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可视化技术、人机工程、故障诊断与监控系统、机群作业信息和控制等方面引入技术,实现产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衡阳制造”水平;其次是资金,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经验,通过正规的融资平台与保险公司联合进行项目风投,确保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再者就是资源整合,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希望政府部门能适当适时地进行规划调整,帮助产业链优势企业“退城入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衡阳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中有很多基础好的企业坐落在老城区,如困池中,难以腾飞,无法扩大规模和发展壮大,成套发展更不可能。如果通过政府引导,资本运作,企业整体搬迁入园,可在园区建立集技术研发、成套装备试验、智能化生产、物联网服务为一体的工程机械产业园,实现资源利用和整合效率最大化。
打造衡阳工程机械成套装备产业链
——访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廖纯德
林喜洋
高标准规划
高起点发展 高技术创新
——访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负责人伍彬
发挥多种优势 推进“衡阳制造”
——访南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刘萌芽
种衍民
廖纯德
“要将衡阳打造成湖南省制造业综合基地,必须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发展、高技术创新。”伍彬如是说。
伍彬建议,衡阳要根据现有制造业基础,积极对照“中国制造2025”,科学制定制造业发展规划,并待规划确定后,全面推进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产业发展方面,衡阳要按照“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强化“产业链”招商,吸引投资大、带动性好、关联度强的项目来衡发展;充分发挥重点龙头企业规模和技术优势,吸引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落户衡阳,通过横向“耦合”、纵向“补链”,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
伍彬认为,科技创新是加快衡阳制造业发展的灵魂。要加快衡山科学城创新孵化区的建设,支持高新区、白沙洲工业园、松木经开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技改创新和产品研发,鼓励和扶持各类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标准中心等进驻衡阳;依托国家“千人计划”,以优惠的条件向国内外重点引进衡阳主导产业、关键领域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加快国际化社区建设,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集聚,形成人才高地和人才竞争的“鲶鱼效应”。
伍彬
刘萌芽
建设湖南省综合制造业基地,衡阳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科技人才等优势,必须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萌芽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他说,衡阳市是全国老工业基地,水陆空交通便利,毗邻珠三角,通达长三角,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产业转移方面具有交通优势,为把衡阳打造成为湖南省综合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衡阳拥有10所全日制高等学校,能为打造综合制造业基地提供大量技术人才,应发挥人才高地优势;衡阳市有湖南省第一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衡阳制造”可抓住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对外大战略的政策机遇,扩大对外开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增强“衡阳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衡阳制造业产业齐全,材料工业从化工到金属非金属材料均有,电子从手机配件到通讯指挥车等都有,装备制造更是在输变电、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具备传统优势,还有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等已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集聚优势。
刘萌芽建议,下阶段,衡阳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和培育发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不断拉长和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要优化创新环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助推中小微制造企业蓬勃发展,发挥好与中大型企业的协同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加快园区建设,为项目落地、建成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