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仍不具备延伸至12年的条件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同学之间的失范行为,不是犯罪
要不要将9年义务教育延伸至12年?对于近来引起社会热议的这一问题,陈宝生表示,目前仍不具备延伸的条件。
“义务教育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向上或向下延伸,要依法确定,是国家事权。”他指出,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普及、均衡等特点。如果将学前或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从强制、普及、均衡的要求来看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我国9年义务教育普及时间还不长,水平还不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向上、向下延伸基础还不牢靠。此外,在学前和高中阶段,保留一定的个人选择、家庭选择余地,对孩子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现在我们还不具备延伸的条件。什么时候具备条件、什么时候延伸、向下延还是向上延,那要看以后的发展,让发展回答这个问题。”陈宝生说。
对于一些省份实行15年免费教育的做法,陈宝生说,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是有区别的。是不是要推行免费教育,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量力而为,精准发力,保障公平。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常常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陈宝生表示,有必要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进行区分。陈宝生认为,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同学之间的一种失范行为,但不是犯罪。校园暴力是犯罪,是违法行为。二者有时会有一些交集,校园欺凌可能有时带有轻微违法性质。
“对于这种校园欺凌,教育部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部门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两年综合整治以后情况大有好转,但还没有根本消除。”陈宝生表示,解决校园欺凌要建立包括校园内的安全防范机制和校园外的综合治理机制,用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力量进行综合防范。
“还要加强教育,加强排查、督导。当然还需要有专门的力量,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在校门口设立了保安人员,有的还设立了法制副校长,这个机制很好,我们正在推广。”他说。
关键词 毒跑道
就跑道建设的材料、设计分别制定标准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解决“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
针对前一段时间的校园“毒跑道”事件,陈宝生表示,将从制定标准、修改招投标制度和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三方面入手,解决校园“毒跑道”事件发生。
陈宝生认为,“跑道建设从材料到工程、设计等,没有标准或者标准非常陈旧”“招投标都喜欢低价竞标”“没有质量意识”等因素是导致近年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他表示,教育部与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合作,就跑道建设的材料、设计等方面分别制定了标准,该标准已经过充分论证,今年上半年将进行大范围的适应性调查,随后将对外公布、实施。同时,要改变“价低者得”的招投标制度,要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来办。此外,教育部门还将逐步和更多的省份签订备忘录,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
此外,他还建议,在校园跑道和类似的设施建设上,最好选择“代建制”,交给专业力量来做。
“我们国家现在有300万名乡村教师。”陈宝生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乡村教师短缺,集中表现为“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长不高”等问题。他介绍,针对年轻教师不愿到乡村教书的“下不去”问题,2015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特岗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毕业生到乡村工作。而为了让乡村教师“留得住”,中央财政投入52.53亿元,提高乡村教师补助,让8.1万所学校的近130万名乡村教师受益。为解决“教不好”的问题,教育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水平比较高的校长教师向乡村流动,并培训乡村校长380万人次。而要让乡村教师告别“长不高”,要解决评职称等职业发展问题,做好制度安排。
关键词 双一流
不是“985”“211”的翻版、升级版
关键词 校园足球
要循序渐进,不能一窝蜂、一哄而上
“双一流”建设与过去的“985”“211”区别何在?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这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在‘985’‘211’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陈宝生说,“双一流”的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不是“985”“211”的翻版、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陈宝生说,为了避免成为“211”和“985”建设的翻版,“双一流”建设明确了遴选范围,并确定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将被平等对待,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等进行遴选。
“给中国足球提高竞技水平,开了一条人才成长的新通道。”——陈宝生这样描述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意义。据他介绍,目前,我国已确认了1.3万所足球特色学校,今年要达到2万所,到2020年达到4万所。“做大分母抓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要建4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参加的人越多,我们从中选择的余地越大。”
他认为,在做大足球特色学校这个“分母”的同时,还应做强“分子”,也就是抓竞赛,通过竞技、比赛将足球人才选拔出来。同时,校园足球还要有序发展、循序渐进,不能一窝蜂、一哄而上。
(综合新华社)
新部长妙语连珠
作为新上任的教育部部长,12日是陈宝生第一次亮相在媒体面前。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的他,在“长枪大炮”的聚焦下,沉着自如,还时不时冒出一些轻松幽默之语。
■“我把今天的记者会看做是一场考试。各位就是出题的老师,也是阅卷的老师、监考的老师,我就是答卷的学生。希望今天的这场考试是一场素质教育的考试,不是应试教育的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什么原因呢?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
■“文化这个东西要浸泡进去,这样才能得到滋润。”
■“你把人家的人才挖走了,不是抽血吗?我说你挖人家的人才,实际上是在挖人家的命根,希望我们东部高校手下留情。”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
■“留学人员回国潮,我很喜欢‘潮’这个概念,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让这样的‘潮’来得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