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仅三年多的时间,基金子公司发展迅猛,呈现枝繁叶茂的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3月底,已经有79家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了专户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高达9.84万亿元。
对于目前基金子公司存在的诸多乱象,多数基金公司表示,行业竞争加剧,盲目扩张埋下了诸多风险隐患,包括出现产品违约等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迫在眉睫。
基金子公司发展快生乱象
□市场现状
基金子公司发展快生乱象
监管层掀起的号称“史上最严地方私募基金自查”大幕刚刚开启,这边公募基金也没消停。面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基金公司子公司偏离本业盲目扩张的乱象,证监会首度喊话,要求基金公司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上周五召开的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针对基金公司子公司盲目扩大业务规模、组织架构混乱、无序扩张的局面,证监会起草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指引》,将尽快发布实施。
基金子公司疯狂扩张的背后也暴露了狂飙突进的风险隐忧。据了解,证监会于前期开展了专户子公司的业务评估和风险排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子公司能够坚持本业、规范经营。但少数基金专户子公司风险隐患较大。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透露,专户子公司风险隐患较大表现在五个方面,首先,子公司存在偏离本业,大量开展“通道业务”,产品结构相互嵌套;其次,无视自身人力资源特点和管控能力,盲目拓展高风险业务;第三,风险控制、合规管理薄弱,激励机制短期化;第四,资本约束机制缺失,资本金与资产规模不匹配,盲目扩大业务规模;第五,组织架构混乱,无序扩张。
专户子公司存五大风险
□官方声音
专户子公司存五大风险
证监局启动地方私募基金自查大幕
□相关新闻
证监局启动地方私募基金自查大幕
防控风险 扶优限劣
□监管措施
防控风险 扶优限劣
继前期证券业协会对私募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并对外公布一系列失联私募机构名单之后,记者20日获悉,地方监管局也已经开始向私募基金启动监管程序。
上周,广东证监局向私募机构发布《关于组织辖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开展自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私募基金要全面排查内部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漏洞,查找各项业务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及风险隐患。并要求各私募基金公司在6月15日前,将自查工作报告上报监管部门。
据了解,此次自查的范围包括:机构登记与产品备案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否从事P2P、众筹等与私募基金业务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是否完善;资金募集、投资运作和信息披露等是否合法合规等。
对于不认真开展自查、拒不自查、未能按期完成自查、已经发现自查中弄虚作假、故意隐瞒或掩盖违法违规事实的,证监局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并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相反,对于自查认真,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全面纠正,或者被抽查且检查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证监局将适当减少检查频次。
(据新华网)
针对基金专户子公司存在的诸多乱象,据了解,证监会已经修订、起草了《子公司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指引》,目前,相关规定和指引已在适当范围征求意见,将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基础上,尽快发布实施。
据了解,规定和指引主要聚焦两个方面:首先,加强监管、防控风险,强调《证券投资基金法》关于基金管理人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受托责任要求,建立和完善基金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子公司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稳健开展业务;其次,扶优限劣、规范发展,支持基金子公司稳健发展,依法合规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培育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