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回复”背后的官僚气当治
  有群众就四川阆中商品房产权只有40年一事咨询当地国土局,得到的“神回复”引起一片哗然——“40年后,我们是不是还存在这个世界,不要考虑太长远。”虽然官方随后表示“言语不当”,并公开致歉,但仍让人深感此官僚雷语背后的丝丝凉意。

  “雷人语录”不断刷新,官民身影渐行渐远。近年来,频频曝出的官员“神回复”猛烈冲击公众心理底线。从“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跟政府作对就是恶”,到“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再到“官员不是百姓奴隶,财产不必公开”……种种看似口无遮拦的无心之失,流露的是部分官员对公众的傲慢和冷漠,折射的是权力失范惯性下的飞扬跋扈。

  言由心生,情由感发。不可否认,一些官员“神回复”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语境和氛围,可能会由此产生一些误解,甚至使本意发生根本性扭曲,但更多雷人雷语难掩其背后官民对立的思想内核。当前,一些官员将群众视为麻烦,将媒体看作洪水猛兽,言语间粗暴的对立逻辑自然显现。此外,权力边界的模糊,对规则的无所忌惮,都直接助长了官员“权本位”思想的膨胀,也导致他们讲话时不畏惧、不羞惭、不反思、不以前车之覆为后事之鉴。当然,还有部分官员个人修养不够,与时代发展及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

  面对官员“神回复”暴露出的官德与权力失守,不能听之任之。一方面要医“心”治“脑”,增强官员民本意识,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促使他们从根本上尊重权力、敬畏群众;另一方面要以机制约束官员谨言慎行,加大对言行失范的威慑惩戒力度,让权力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同时,充分调动公众和媒体的参与热情和监督力量,让他们成为官员言行的一面明镜,从而激发出权力制衡的正能量。

  (新华社南京8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   刘巍巍

  评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网络时代官员如何“学说话”
“神回复”背后的官僚气当治
那些年官员们的“神回复”
“维权斗士”周禄宝的敛财之道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神回复”背后的官僚气当治 2013-08-26 2 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