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晖区: “一秆三用”实现“点秆成金” 2025年08月06日  周琪

  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琪  通讯员  唐兰荣)盛夏的一个清晨,衡阳市浩德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成捆的稻草秸秆在朝阳下泛着金光。公司负责人王子豪穿梭于堆积如山的秸秆间,仔细检查着每一批原料的湿度与品质。“这些‘黄金秆’可耽误不得,”他拍了拍身上的草屑笑道,“晚处理一天,农户田里的‘生态包袱’就多留一天。”

  珠晖区年产生秸秆1.5万余吨,过去要么焚烧污染空气,要么堆积影响耕作。如今,这些“农业废弃物”在浩德盛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经过打捆、揉碎等工序,稻草秸秆化身肉牛“营养餐”;加工后的生物垫床让牛舍清香扑鼻;与酒糟等混合又可制成高效有机肥。“一秆三用”模式让秸秆身价倍增。

  走进公司养殖区,安格斯牛正享用着秸秆“早餐”。伴着“餐车”的移动,混合着秸秆的饲料均匀撒入食槽。黄贮房内,经过发酵处理的秸秆散发着淡淡清香。“牛特别爱吃这种‘粗粮套餐’,”王子豪抓起一把加工好的秸秆介绍。

  在王子豪看来,“一秆三用”秸秆综合利用既一次性解决了牛的草料供应、降低了饲料成本,又通过秸秆科学加工制成的生物垫床保障了肉牛健康的成长环境,做到牛场“飘香”无污染,此外,同酒糟、蘑菇渣、豆腐渣等混合制成高效有机肥,对冲农业成本。

  “一秆三用”实现了“点秆成金”的奇迹。王子豪算了一笔账,养殖场现存栏安格斯牛500头,每年利用秸秆饲料5000吨左右,通过秸秆利用可节约饲料成本60%左右,每年节省饲料成本支出高达150万元左右。同时,不仅减少上千吨温室气体及上百吨有害气体排放,还带动了周边村庄150人稳定增收,关联农户超50户,为农户间接增收达100万元。

  近年来,珠晖区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途径,实施“秸秆变肉”计划,用86.21%的秸秆综合利用率、9653.07吨的饲料化利用量,将秸秆转化成块块优质牛肉,推动全区养殖业振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

  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构建秸秆资源科学、合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突出抓好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工程,从田间到车间,从圈舍到市场,力争实现秸秆从“次生品”“废弃物”到“农产品”“商品”的“华丽转身”,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生生不息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