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许珂 通讯员 李登峰)记者从全市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暨安全生产工作视频调度会上获悉,当前,全市水利工程在灌溉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进展,29座中型水库、1403座小型水库均已开闸放水,累计灌溉天数30—40天,覆盖农田67万亩,提供灌溉用水4.3亿立方米,为农业生产筑牢水安全屏障。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为848.8毫米。目前,全市水利工程总蓄水量24.35亿立方米,占可蓄水量的69.24%。细分来看,中型水库蓄水3.81亿立方米,占可蓄水量的56.12%;小一型水库蓄水1.83亿立方米,占比54.99%;小二型水库蓄水1.14亿立方米,占比56.58%;山坪塘蓄水6.95亿立方米,占比59.14%,各类水利设施蓄水态势平稳。
治水兴水关乎国计民生,水利工程更是直接连着百姓福祉。长期以来,我市始终将水利项目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截至目前,全市已到位国省水利资金共计9.53亿元,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强调,今年我市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繁重。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快工程进度,倒排工期推进所有在建水利工程项目,确保工程早日发挥效益;要严控工程质量,实现项目全过程监管,打造精品工程;要合力破解要素瓶颈,主动服务、密切配合,及时破解遇到的难点堵点;要抢抓政策机遇,加强项目储备,特别是加速推进新建近尾洲大型灌区工程等项目在“十五五”期间落地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