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五章) 2023年12月24日  

  ■吕宗林


  回雁峰


  一座山峰,荟萃了飞的美学,方可称之为神奇。

  一列山脉,传承了飞的基因,方可称之为独秀。

  尽管飞的概念不一定是她的首创,但飞的潇洒,飞的妖娆,却是她的专利。

  “大雁飞成一字,大雁飞成人字”——走心的民谣,让高深莫测的哲学家惊掉了下巴。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一声比一声慢,叮嘱远走他乡的游子记得加衣。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季节的轮回不过让乡愁之树又履了一层薄霜。

  南岳机场,现代版的大雁童话,穿云驾雾,四海之内皆友情。

  翅膀展开,世界因此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朝向晴空,奔赴星云。


  邺侯书院


  那个名叫李泌的人,一到南岳,便成了读书人;一到朝廷,便成了大官人。

  六十八年的人生,上苍只给了他隐居南岳十二年的时光。

  山中的日子,总是那么静,除了蝉鸣,心跳,书页被风翻阅的窸窣声。

  豆油灯下读万物,人间何处无芳草。

  别了,端居室;别了,中国最乡野的私人藏书馆;别了,烟霞峰,峰间绕来绕去的白云;别了,一同煨山芋、喝云雾茶的懒残和尚,独留清寂之梦。

  以书为命的人,忙忙碌碌了一辈子,心血都交付给了苍茫。

  三千册书籍,搬来搬去,最后都搬进了白云深处。


  忠烈祠


  那些高耸的炮弹时时刻刻如箭在弦上,现在它们的名字叫作:红旗—9B、长剑—20、东风—31A。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他们来自乡村、城郭,放下劳作的犁耙,扛起闪亮的步枪,当冲锋号吹响,骁勇的将士们呐喊着冲杀入敌阵,刺刀扎进敌人的胸膛,仆倒的那一瞬间,鲜血染红了家书。

  需要一座祠来安放精神,魂魄,百折不挠的硬骨头。

  只有那些把祖国融入血液的人,才配得上这向阳的山坡、起伏的松涛,沉默的仰望和盈眶的热泪。

  山林安详,每一位朝圣者都绕不开这宁静而肃穆的祭奠。


  万寿大鼎


  如果万寿是海,大鼎就是船。

  如果万寿是雨,大鼎就是田。

  万寿无疆,中国式的祝福;延年益寿,松与鹤的话题。一株古银杏树在山中假寐了千年。

  寿字的一万种写法,篆隶行草,笔走龙蛇。

  福寿的一万种演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汉字的一万次重生,银钩铁画,玉树临风。

  青铜的一万次浇铸,流光溢彩,汗流浃背。

  在南岳衡山驾鹤峰,那些天南海北纷至沓来的人们,面对万寿大鼎,心若菩提,面漾桃花。


  南岳大庙


  游览南岳大庙,惊奇于支撑大庙圣帝殿的七十二根石柱,它们象征南岳衡山七十二座山峰,耳边立刻响起法国作家雨果史诗般的预言——“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七十二根石柱,取代七十二根木柱,石头对木头的革命,石头对火的抗争。

  七十二座山峰,命中注定的蜿蜒曲折,高耸挺立,在一座庙宇中再一次苏醒。

  在故宫面前,称其“江南小故宫”,在南方之南,称其“南岳大庙”。

  九进四重,长久长寿,中轴线树立大格局。

  是古代礼仪——黑白老照片,隆重的祭祀,馥郁的香火,庄重的祝文,朝廷大员们乘坐马车,在京城与南岳之间,卷起一阵又一阵灰尘。

  大是慈悲心肠——朝圣的人,求签的人,祈福的人,圆梦的人,来自天涯海角,甚至异国他乡。“南岳菩萨:显远不显近”,怎么看都有“礼待天下客”的意思。

  大是情怀气度——佛、道、儒三教并存不悖,叹为观止。游西八寺,静听诵经念佛;游东八观,诵念《黄帝阴符经》;过御书楼,汲取儒学精华。

  大是国泰民安——自唐以降,既有天灾,亦有人祸。凡人的梦想,掌握在菩萨手中;菩萨的命运,掌握在凡人手中。凡人要梦想成真,菩萨要岁岁平安。

  大是匠心独具——泥塑、木雕、石刻,堪称“江南三绝”。

  大是与时俱进——人间庙会喜庆热闹,惊动了天上神仙。

  前临寿涧水,后枕赤帝峰,寿山福地,庙宇天成。

  坐飞机来,乘高铁来,抑或徒步行走而来,都有满满的福气。

  南岳大庙,香火旺盛。南岳大庙,祝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