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快推进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湘淮 2023年11月16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衡阳资规系统认真把握“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四大定位,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与保障、引领与管控、节约与利用、担当与底线”五大关系,积极服务“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为加快推进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贡献资规力量。

  坚持科学规划保障,以更大的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我市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被省领导高度评价为“市级总体规划的上乘之作和示范性文本”,在全省率先通过省规委会审议。要加快推动衡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的落地、实施。持续深耕中心城区建设,创新开展“三江六岸”城市设计,认真推进教育学位、绿地公园、产业园区、停车设施、加油站布局、排水及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编制和片区控规等工作,健全空间规划管理体系,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紧扣“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完善土地制度和规划制度,推进园区周转用地、“标准地供应”,系统提升土地征收报批效率,实现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服务支持“五好”园区建设,加大“三类”用地处置,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五年行动,持续开展矿产保供专项行动,有序投放一批采矿权。

  坚持树牢扛稳责任,以更强措施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始终牢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以田长制为抓手,落实“党政同责,刚性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压紧压实各级耕地保护责任。综合运用图斑快递、卫星图片、铁塔监测等智慧监管、运态巡查,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动真碰硬抓整改、遏新增、治根本。今年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减少整改率达53.1%,排全省第一;“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任务整改率达63.3%,排全省第四。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项指标,3年来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加强国、省自然资源督察、月清“三地两矿”、田长制、“三条”断然措施等制度机制运用,坚持“零容忍”,扛牢政治责任,打赢耕地保护攻坚仗。2022年恢复耕地3.8万亩,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坚持绿色惠民发展,以更实行动增进民生福祉。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扎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与郴州市联合成功申报的国家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3.6亿元。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任务,确保新建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强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推进“交房即交证”常态化。坚持“两分离三集中”,积极化解遗留问题,保障购房者合法权益;全市共化解遗留问题项目393个11.1万户,化解率排名全省第一。加强住宅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优质服务“保交楼”。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加强人防、技防结合,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推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扎实做好资源服务民生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