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四方凳子 2023年08月20日  

  ■邓亚楠

  我现居住在衡阳市区,家中有一条老旧的深红色四方凳子,说起这条凳子的来由,可谓情深意长。

  从我知事起,爷爷家就有一张大红方桌,颜色较深,重量较沉,我们小孩子是搬不动的。方桌做工精致,用料是老榉树,材质坚硬,经久耐用。桌子四周还分别安装了一个小半圆弧形的吊板,家里来客多了,将吊板支撑起,就自然成一个大圆桌,可以多坐人。这个大红方桌,靠墙的上席方,配了两把雕花精美的圆形坐椅,一般是家里长辈或者尊贵客人坐的。另三方配的是三条长板凳。另外还做了四条四方凳子,客人多时,放在四个对角处,可增加四个人落座。

  整个大红桌,椅子、凳子都被刷上深红油漆,摆在正堂屋里,非常大气雅观。家里来客人,坐桌喝酒吃饭,大伙都要对这个大红桌啧啧称赞一番。我问父亲得知,这个大红桌,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奶奶卖了一窝大猪仔,家里有节余,爷爷请当地最有名气的师傅做的,据说足足做了半个月才大功告成。后来,据说方圆七八十公里人家,也难寻出两三张这样的桌子来。

  经过长时间的淘洗,大红桌子和椅子、凳子,虽有磨损或掉漆现象,但因材质佳,做工精,刷漆好,反而更呈现出古色古香典雅之气,让人一看,就觉得通过烟熏火燎、人间烟火的洗礼,更加具有观赏感和实用性。

  爷爷奶奶生育了我伯父、父亲及两叔叔四兄弟。四兄弟成家后,分别增添人丁,逐渐演变成一个大家庭。爷爷长年担任村支部书记,因此家里客人特别多。逢年过节,或者村里召开会议,爷爷家总是几桌人吃饭。奶奶总是不嫌麻烦,热情待客,将家里平时舍不得吃而储备的好菜好酒一股脑儿端上桌,供大家尽情享用。

  一个大红桌,见证了爷爷奶奶从白手起家到家庭的殷实,家族昌盛,亲朋的繁多。

  许多年后,爷爷奶奶过世。当时我叔伯们都进城定居,我父母还住在农村老家。大伙分割爷爷奶奶家产。天遂人愿,父亲分到大红桌,这可正中父母心愿。我母亲继承奶奶的衣钵真传,吃苦耐劳,勤劳能干,治家有方,热情好客,家里经常宾客盈门,高朋满座。母亲有句口头禅:“来的都是客,看得起我家才来进得屋,喝得酒吃得饭哈。”

  千禧年后,我父母进城居住,父母亲特意将这个大红桌也搬到县城的新家。每逢周末或节日,我们三兄妹携家眷来父母家串门,又经常坐在大红桌喝酒吃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尽享天伦之乐。茶余饭后,父亲经常将大红桌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也顺便讲爷爷奶奶勤俭持家、真情待客的故事给我们听。父亲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我们时刻不忘过去的苦难日子,忆苦思甜,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后来,我从县城调至市区工作。我知道,从此离大红桌渐行渐远。于是我向父亲提出,我拿一条四方凳子去市区新家作纪念。父亲爽快答应。

  现在我家都是新式家具家电,唯有我书房里这一条老旧的深红色四方凳子,显得古色古香,有点不协调。但我心里觉得非常踏实,这是爷爷奶奶留下来的老古董。不管社会多么发达,时代多么进步,光荣传统不能丢掉。

  闲暇时光,我将这条四方凳子擦拭得干干净净,油光锃亮。偶尔坐在上面,我分明感受到祖辈、父辈的余温缕缕袭来,浸润自己宁谧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