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辉
(作者系衡阳市商务和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把开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让开放的思想在衡州大地上落地生根,用“强开放”激活衡阳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
开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市商务和粮食局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理清思路,创新方式,以“四大四好”为抓手,推动商务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衡阳加快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筑牢坚实的开放基础。
以大构想践行好思路,提升开放思维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标识。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开放”二字始终贯穿其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强开放”,作出了“以改革开放振兴衡阳,枢纽经济做大衡阳”的路径安排。要想做好“强开放”这篇大文章,我们必须要以大开放的构想、大开放的格局和大开放的胸怀,践行国、省、市新发展思路,把开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让开放的思想在衡州大地上落地生根,用“强开放”激活衡阳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
以大交通夯实好区位,提升开放体系吸引力。衡阳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内陆的集散地,正在担当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等国家使命。多重优势和机遇,使衡阳成为了双循环格局的内节点、国省双重战略的交汇点、国省双重定位的叠加地。我们要把衡阳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的新优势、新机遇,不断强化和巩固枢纽地位。
以大口岸提升好平台,提升开放平台聚合力。衡阳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综合保税区、铁路监管区、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等开放平台的城市,要充分利用口岸平台优势。一是着力抓好外贸稳增长。探索开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全市产贸融合、外贸200强企业招引、飞地建设等工作,抓好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县(市)区的外贸业绩稳增长,鼓励市县培育外贸供应链企业。二是大力发展跨境贸易。提升通关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大力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争取成功申报跨境电商综试区。三是加强与沿海沿边一线口岸合作。依托广州港等沿海港口,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打造国际物流港,加快申报航空口岸,积极对接东盟,构建多元流动、深度融合的大平台、大开放格局。
以大招商谋划好项目,提升开放水平竞争力。一是突出产业招商。聚焦“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头部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产业链招商活动,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引进新兴业态进驻衡阳,做大做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努力把我市建成湖南最大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二是聚焦招大引强。积极衔接粤港澳,对接长三角,联通京津冀,创新专业招商、股权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和衡阳优势特点的大项目、好项目。三是推进项目落地。建立项目推进联动机制,充分利用“五制一平台”机制,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对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定期调度,严格考核,高效推进项目落地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