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祥,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骨外科主任医师,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足踝外科委员,衡阳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南华大学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1989年进修于河北唐山市骨科医院,2002年进修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进修于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1991年成功完成娄底地区首例断臂再植术。
30多年来开展的断肢、断指再植,人工髋膝关节置换,腰椎间盘突出、脊柱结核等手术在本地区具有较高水平。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医学专业论文5篇。
三十年如一日,践行大医精诚
■朱嘉林
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始终坚持提前半个小时上班;无论多晚,他都要接诊完最后一位患者才会下班;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他尽量为患者节约每一分钱,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他就是该院院长、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陈泰祥。
行医30余年,陈泰祥凡事都会从患者角度着想,坚持对每一位患者至真至诚,对每一台手术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2018年,他被任命为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他在做好行政岗位工作的同时,仍不忘医者初心,坚持在临床一线为患者看诊和手术治疗。因为忘我的工作、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陈泰祥也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A
创伤骨科团队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从小我就立志当一名医生。”陈泰祥回忆,小时候,母亲体弱多病,因为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而当时在娄底双峰的老家地处偏远,要步行到四五公里外的卫生院治病,加上当时农村卫生人员匮乏,交通不便,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从那时起,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怀着理想,1979年,陈泰祥考上了衡阳医学院。毕业后,陈泰祥回到娄底涟邵矿务局总医院工作。陈泰祥认为,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1989年,陈泰祥远赴河北唐山市骨科医院进修;2002年,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进修;2012年,又赴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进修。此外,陈泰祥每年都到北京、上海等地骨科业务较强的医院进行专题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使其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作为一名骨科主任医师, 陈泰祥擅长各种髋膝关节疾病的关节置换及关节翻修,骨关节创伤、手外伤、皮肤缺损、骨髓炎、骨坏死、肢体畸形及退行性疾病的诊治。一些骨关节畸形几十年的患者和辗转省内外求医无果的患者在陈泰祥的手术治疗下,病情都有所好转。
2002年,陈泰祥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同年,陈泰祥任创伤骨科主任。他不仅严于律己,还在理论知识、手术操作、医疗理念等多方面手把手指导下级医生。“作为一名医生要有大德、有大爱、敢担当。”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经常和同事们说的话。作为创伤骨科团队的带头人,陈泰祥带领团队全体医护人员,以大医的职业操守作为自身教诲,坚持医术仁心并重,尊重患者,珍视生命,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社会的尊重。
在陈泰祥的带领下,如今的创伤骨科已细分为脊柱外科、创伤骨科、手足运动医学科,成为医院的重点专科,技术力量雄厚,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5名,并有一支专业的护理团队。设备先进,拥有美国GE中型C臂透视机、迈瑞骨科专用床、下肢功能康复机(CPM)。该科注重中西并重,注重传统骨折手法复位与现代切开复位相结合,并运用微创治疗理念,能熟练开展四肢及关节内骨折、骨病手术治疗,对骨不连、骨坏死、骨外露及各种皮瓣修复有丰富的经验。
目前,科室常规开展肩、髋、膝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术,四肢血管、神经、皮肤、肌腱修复,颈胸、腰椎骨折、椎间盘突出、脊柱滑脱微创内固定术。近年来,陆续开展四肢干骺端骨折微创内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人工长柄关节置换等新技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科室学术气氛浓厚,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此外,陈泰祥还为其他县级医院的创伤骨科做好理论培训、指导手术,为整个南岳及大衡山区域的骨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B
早出晚归、埋头苦干的“老黄牛”
2018年被任命为医院院长以来,陈泰祥不忘医者初心,坚持把临床救治工作和行政工作两手抓好。为了兼顾好两方面,他每日坚持提早半小时上班,7点30分不到,他就开启了一天的工作,进入病房区查房,询问患者的最新身体情况。随后,8点钟,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行政楼交班,中午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手术中度过。在陈泰祥看来,要想同时做好临床医学与行政管理工作,就必须付出别人双倍的时间和努力。
陈泰祥2018年4月从南华医院副院长改任附三医院院长以来,以医院发展为大格局,践行“健康中国”理念,开拓创新,群策群力,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能力,为老百姓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同时,他以人民健康为出发点,推行7S管理、等级评审、创卫工作,不断开辟医院发展新道路。在他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都得到增强,门诊和住院部的整体形象大为改观,患者就医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增强。
当我们问起,每天这么高的工作强度,为什么还能始终保持笑脸和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陈泰祥回答道:“能成为医生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为患者缓解病痛让我感到骄傲和自信,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就是我感觉最值得的时刻。因此,我非常珍惜医生的工作,只要我是医生,我就要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因为繁忙的工作,陈泰祥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少有时间陪伴家人,有时半夜遇到急危重症的患者急诊,他一接到电话就会赶紧回医院。在家人眼里,陈泰祥就是一头不求回报、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当我们问及家人对其工作的态度时,陈泰祥说道:“家里事情多又帮不上忙时,难免会有抱怨,但是看到我医治患者成功后的开心,他们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我。”
C
坚守医德、仁心仁术的好专家
对待每一位患者,陈泰祥始终坚持给予关心备至的照顾,不仅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尽量减轻患者医药费负担,有时还自掏腰包为一些无人照顾的患者送去饭菜。
同时,陈泰祥还坚守医德医风,在他身上发生过不少拒收红包的暖心故事。就在近日,来自衡山县的患者王奶奶在该科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家属悄悄往陈泰祥的口袋里塞下了一个装有1000元钱的红包,希望陈泰祥在手术过程中多多给予关照。推脱无果下,为让患者安心接受手术,陈泰祥只好暂且收下红包,随即将红包转交给了护士长,并让其将红包充值成住院费用,然后将预交金收据交给了患者家属。
陈泰祥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因而也得到了患者广泛的赞誉,许多老年患者二次骨折或创伤,首先都是想到陈泰祥,其中,更有不少来自娄底老家的患者远道来到南岳治疗。据悉,每年约有200多位来自娄底的患者前来就诊。
近日,一位87岁的老奶奶在家属陪护下来到该院创伤骨科就诊。老人入院后,医生和护士都觉得很面熟。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奶奶来自娄底市双峰县梓门桥镇的一个小山村,两年前就曾在该科做了右髋关节置换术,第一次从娄底双峰远道而来做手术,因为很多家乡的患者都称赞该院的治疗效果好,她因此慕名而来。这次又因坐摩托车不慎摔伤左髋部后,老人家及家人在受伤后第一时间连夜赶往该科接受治疗。
陈泰祥说:“老人家不惧高龄和行程,不惧家人照顾不便等诸多因素,来到这儿看病做手术,让我们感到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高度信任,为了这份信任,我们更应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根据老人的情况,陈泰祥和该科副主任医师张志强决定为老人实施微创手术。经过手术团队的通力合作,陈泰祥主刀顺利为患者施行了手术,手术时间短,精准度高,闭合复位只有三个小切口,术中出血不足50毫升。
老奶奶术后得到了创伤骨科护理人员的悉心照顾,而陈泰祥在工作忙碌的情况下,他还利用早中晚下班时间来照看患者,指导功能锻炼,让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重新站起来!老奶奶出院时,直夸陈泰祥是“再世华佗”“仁心仁术”!
多年来,陈泰祥还经常应邀为周边医院骨科指导手术、传授经验,得到同行的交口称赞。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患者的认真负责,36年的医者生涯,陈泰祥始终在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尽自己所能,服务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患者的康复是他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