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南华大学附属公共卫生医院(原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耐药结核科(十病区)主任贺卫国:
2019年08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切为了结核病患者的生命期待
南华大学附属公共卫生医院(原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耐药结核科(十病区)主任贺卫国:
专家链接:贺卫国,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系中国医促会结核病分会耐药学组委员、湖南省防痨协会理事、湖南省防痨协会临床学组委员、衡阳市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阳市医学会传染病及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衡阳市结核病诊断和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本报记者  刘  臻

  “当医生受尊重”——一个看似简单的理由,让贺卫国走上了结核病治疗之路。此后的27年里,凭借“以医者仁心认真对待每位患者”的行医理念,为了“天下无核”的梦想,他从不放弃、负重前行,坚守着学医的初心。

  “科技的发展以及疾病管理模式的转变,一度让结核病淡出公众视野。但事实上,‘白色瘟疫’从未消弭,尤其耐多药肺结核病和广泛耐药肺结核病,以低治愈率、高传染性、高死亡率著称的耐药肺结核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难题。”对于现任南华大学附属公共卫生医院(原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耐药结核科(十病区)主任贺卫国而言,推动结核病诊断、治疗逐步精确化既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生活,因为“再重新来一次,医生仍然是我的第一志愿”。

  敢为人先:

  中西结合,为患者赢得一线生机

  1992年,贺卫国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南华大学附属公共卫生医院(原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科。

  “当时所谓的综合科,其实接收的都是大内科的病人。病人多而且病种杂,虽然经常忙不过来,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但是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回忆起那段“青葱岁月”,贺卫国笑道。

  而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1998年那位急性腹痛的病人。

  记得那天,一位急性腹痛的患者被收治进了科室。经检查显示患者为胆囊结石导致的胧性胆管炎,合并黄疸、腹痛、发烧等。棘手的是,该患者是个熊猫血,如果进行开腹手术,难免出现大出血的情况,而当时根本就没有足够单位血小板可以供应。患者自己也坦言,他已经辗转了不少医院,都以手术风险大被婉拒,来这的确也不抱太大希望。

  既然不能手术,意味着只能保守治疗。“要不我们试试用中医传统的‘通下’法。”中医学出身的贺卫国的建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以大黄、大柴胡加减汤以通下,本就是古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经过4—5天的消炎与“通下”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之前卡在胆囊的结石下来了,随之黄疸、发烧等症状消失,逐渐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这名患者赢得了生机。而此事也深深地印在了贺卫国的脑海里,成了他多年来不断在中医学中俯首深耕的动力所在。

  玉汝于成:

  攻坚克难,致力耐药性结核难题

  2002年,凭着出色的临床技术与学术造诣,贺卫国被任命为南华大学附属公共卫生医院(原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主任。从此,如何在没有新药出现的情况下,披荆斩棘为耐药性结核患者赢得一线生机,减少经济上的负担,成了贺卫国肩头上的重担和他日夜苦思冥想之事。

  为此,他通过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把祖国传统医学应用于结核病诊疗中。他利用传统医学的温灸(改良马氏温灸法)应用于耐多药及泛耐药肺结核病的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症状、治疗各种并发症、治疗抗痨药物毒副作用,为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同时,该课题也获得国家专利一项。

  四年前,贺卫国接诊了一名32岁被诊断为肺结核的男性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服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补益止血等汤剂并配合马氏温灸法外治,经过一年的治疗后,患者的肺部CT显示原先左右肺斑点状云絮状影已明显消失,实现临床治愈。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贺卫国表示中医在治疗结核病方面具有西医无法达到的明显疗效,可有效治疗各种结核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处理药物毒副作用,起到固本祛邪、宏观调治、恢复脏器功能的作用。

  同时,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积极推进医院进入国家NDIP项目,符合条件的耐药病人可以免费使用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为本地区耐药结核病人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如今,贺卫国带领的医院耐药结核科为省重点专科,为本地区结核病防控的重要医疗专科,年就诊超过2万人次,年住院超过3000人。近年来,科室获得“湖南省医疗服务先进科室”“湖南省优质护理单元”等多种荣誉,并多次被评选为医院先进科室。

  医德高尚:

  仁心仁术,备受患者信赖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贺卫国立足本职岗位,在脚踏实地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仍不厌其烦地保持耐心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行医数十载,从不接受患者的宴请、红包及礼金等。每当遇到特别固执的患者时,便马上把红包交为该病人的住院款;遇到特别困难的患者时,总是设身处地多方面为病人考虑,为病人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些于细微处的“小事”不仅感动了无数患者及其家属,也赢得了患者深深的信任和广泛的社会好评,成为医院最受患者信任的医生。

  周阿姨,一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有甲状腺瘤、胆囊结石等多种疾病。“虽然只有五十多岁,周阿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十来岁,一脸的病容,十分虚弱,全身无力,连喝水的水杯都无法拿起。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她手腕上那一条条陈旧性刀疤刮痕。”护士长吴娟回忆道,“后来通过了解,我们得知由于久经病魔折磨,家里负债累累,为了不再连累亲人,她曾多次自杀未遂。”吴娟向科主任贺卫国上报了周阿姨的情况,并叮嘱责任护士要多加留意周阿姨的精神状态。

  贺卫国认为,对于患者这种精神状态,我们考虑到除了现实因素,不排除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于是他调整了抗耐药结核的治疗方案,改用姑息治疗、马氏温灸法以及适当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案。住院不到20天,周阿姨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而且医护人员通过成功案例,发动病友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她逐渐重拾了信心,心情也开朗起来。

  在周阿姨出院后半年的一天半夜,医护人员接到其远在郴州的急救电话。她突发严重大咯血,坚持要回十病区治疗。被紧急接到十病区后,周阿姨一口气吐了大半个痰盂的鲜血并发生了窒息(鲜血及痰中可能携带着大量耐药的结核杆菌)。为了给她紧急救治,贺卫国等医务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徒手将周阿姨倒立在病床上,轮番上阵,帮助其体位排痰,随后整整一个晚上,都坚守在她的身边。

  通过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周阿姨又一次被医护人员抢救回来。如今,通过贺卫国主任、李芳医师等人的精湛医术,护士长吴娟等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周阿姨现已康复出院,生活可以自理。为此,她及家属感激不尽。

  医海无涯:

  勤学不辍,与时俱进

  为了给予患者更好的服务,贺卫国严于律己,坚持学习,随时跟进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承担并完成医院参与的多项国家级耐药结核病科研课题,负责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中西医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课题编号2009ZX1005-018)、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中西医联合治疗多耐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超短程化学治疗方案的临床研验证》、全球基金耐多药延期项目及主持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中西医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课题编号KS10)的临床研究,共发表论文10余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一切为了结核病患者的生命期待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一切为了结核病患者的生命期待 2019-08-12 2 2019年08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