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变化
近两年来,胡坪村硬化村级公路3公里,樟木片农网改造顺利完成,修缮水利设施3000米,增设路灯20余盏,光伏发电运转正常,新增油茶种植面积300亩,村部办公设备“鸟枪换炮”,还添置了室外公共文娱健身器材,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走遍全村每一个角落,拜访过每一家农户,倾听百姓最真实的心声……2017年4月11日,祁东县民政局扶贫工作队进驻祁东县蒋家桥镇胡坪村,工作队把百姓群众当做亲人,为贫困户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扶贫工作队既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又想方设法修建基础设施,激发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如今,胡坪村已经脱贫摘帽,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扶贫之策——
把群众装心里,做群众贴心人
扶贫者:丁湘国(蒋家桥镇胡坪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近两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与全村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奏响了脱贫攻坚进行曲。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最初的194户、759人,下降至6户24人,有188户、735人实现脱贫退出,整村实现脱贫出列。作为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我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唯努力工作,认真履职,不敢稍有懈怠。
进村后,我和队员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没有损坏村里的一草一木;我和队员走访过每一家农户,没有吃过他们花钱买来的一个水果;无论我们给予过他们多少帮助,我和队员没有吃过他们一餐饭,没有收受过他们一包烟。我们就是用这样近乎“死板”的方式,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好评和认可。
为切实做好扶贫工作,我们从精准识别入手,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拉网式”走访。白天,我和队员进田间、走垅埂,和村民坐在田埂上聊家常、话农活、算收成,在谈天说地中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夜晚,我带领队员进院落,入农户,查看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有时,我还借着月光,邀请贫困户的左邻右舍一起座谈,宣传政策,解疑释惑,起到了走访一户、宣传一次、影响一片的效果。
致富之路——
教育扶贫,两儿子学费不愁了
脱贫者:李应雄(贫困户)
我今年54岁,家里5口人,耕地面积1.35亩,家中3个孩子。主要致贫原因是住房困难,女儿患病,两个儿子上学负担重。
丁湘国队长第一次走访时,发现我们家只有3间房屋,我们带着两个儿子住一间,一间做厨房,一间女儿住,便想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善住房问题,但没能成功。我们家没有地,买地又没钱,这个问题只能暂且搁置。值得庆幸的是两个儿子读书争气,大儿子初中数学成绩全镇第一,是祁东县二中的定向生。暑假里,通过教育扶贫政策,两兄弟享受“两免一补”2250元/年的补助,解决了读书的问题。大女儿也享受了低保和残疾补贴。
目前,我们夫妻俩主要依靠简单农活、养蜜蜂为生。农闲时节,丁湘国队长就近给我们找点工地打小工的活做。每天最低120元收入,一个月下来,收入也算可观。
扶贫日志(2018年摘登)
2月2日,临近春节,前些日子向各帮扶单位以及帮扶人提出了做好春节慰问帮扶工作的要求。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帮扶工作有序进行中,群众反响不错。
3月16日,春节刚刚过去一个月,我带着队员走访了所有的贫困户。从走访情况看,贫困户对政策十分拥护,对帮扶情况也是相当满意,对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了肯定,对党和政府的期望也更高了。
4月23日,到镇扶贫办为贫困学生申报《雨露计划》。
7月1日,组织全村在家的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10月1日,国庆节,按上级要求取消休假。从端午节到现在,好几个月没回去看望87岁的妈妈了,心里很是难过。晚上放下妈妈的电话,情不自禁地唱起《烛光里的妈妈》,泪流满面。
12月6日,接县委通知,省委督查组要找扶贫一线的同志了解情况,指名要我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代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