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衡阳保卫战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
■本报记者 许 珂
本报讯 74年前,中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74年后,其英勇的抗战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5月4日上午9点半的市委党校报告厅,市委党校讲师彭志刚将登上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第133讲,论述“衡阳保卫战与抗战精神”。
衡阳保卫战从1944年6月23日开始,到8月8日结束,历时47天,是抗日战争中作战时间最长、敌我双方伤亡官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一场城寨争夺战。对衡阳保卫战,毛泽东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大公报》连续发表社论,赞扬衡阳保卫战。
届时,彭志刚将通过探讨衡阳保卫战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揭开历史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