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楚
土地资源关系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是万物生长的根基,是所有生灵的母亲。怎样合理、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的价值,是市国土资源局一直探索的方向。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国土资源局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主动有效保障转型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国土资源保障。
过去一年,市国土资源局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第一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市耕地总面积587.8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建库面积479.9万亩,分别超过省政府下达我市的耕地保有量面积25.56万亩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1万亩。
为探索节约用地新模式,市国土资源局主动作为,严格建设用地预审,市本级审核上报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开展闲置土地认定处置工作,完成对武汉督察局认定的市本级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对全市土地动态巡查监测监管系统中闲置土地进行处置,处置率达到69%,超省厅指标19%。
规范村民建房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市国土资源局加强用地管控,启动村级规划编制试点,加快推进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试点及村民建房审批试点。其中,指标范围内,由市政府年初一次性批准农用地转用总量,县市区政府批准具体村民建房许可。同时加强巡查,开展按月拉网式巡查,及时发现“两违”面积25万平方米,配合城区政府拆除11万平方米。
此外,开展“三查两解一整改”专项工作,规范土地市场。按“分类处置、逐项落实”的原则进行了处置。启动储备土地“净地”交地验收制度,严格实行净地出让。
为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市国土资源局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开展一系列工作。狠抓动态巡查制度落实,认真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发现土地违法图斑共141宗地,立案查处141宗,违法案件的查处立案率100%。对41个矿产卫片点进行了全面督查,形成一案一卷。
逐梦生态文明城市,市国土资源局全力以赴。
言必行,过去一年,市国土资源局重拳出击,立足民生,积极行动,其中“利剑行动”、优质服务“天使行动”、遗留问题“清零行动”、队伍建设“清风行动”纷纷启动,全局齐心协力,共建和谐国土。
行必果,市国土资源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不断强化任务落实,土地保障工作、测绘工作、服务工作等亮点纷呈,改革目标如期实现,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享受到国土改革的实惠。
量质齐升 严格保护国土资源
“四大行动” 优化发展环境
测绘工作是市国土资源局的又一亮点工程。
2017年,我市首个县级试点“数字衡阳市县一体化建设南岳项目”通过国、省验收,“数字衡阳市县一体化大数据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项目”获2017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和2017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于此同时,市国土资源局的市情监测也是亮点多多。我市启动的“违法用地、违规建设”监测项目是湖南省唯一在全国地理国情监测会议上被推介的监测项目,市政府与各城(园)区签订“控违拆违”责任状,市政府督查室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发布的“两违”报告,多次督办各城(园)区控违拆违工作,每年为政府节约征拆资金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测绘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2017年全省测绘技能竞赛中,我市共有11名选手进入工程测量项目和地图制图项目的前十,其中两个项目的第1名均由我市选手摘得,夺得“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全省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获团体一、二、三等奖,市局获全省优秀组织奖。在全国测绘技能竞赛中,我市选手获工程测量项目第2名、地图制图项目第3名,两个项目团体二等奖。
测绘工作 频频获奖显成效
党的十九大为中华民族绘就了美丽的中国梦,我市国土资源部门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四大行动”,优化全市发展环境,开创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时刻高悬利剑,打好国土执法攻坚战。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开展国土执法“利剑行动”,对省域督查问题,做到“四个到位”(人处理到位、拆除到位、复垦到位、闲置土地处置到位),通过严查一批、曝光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拆除一批、没收一批违法建筑,关闭一批、取缔一批非法矿点,维护法律权威,树立执法威严。
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让审批事项全部进窗口,让办事群众少跑路,这是优质服务“天使行动”带给群众的便利。今年,市国土资源局还将在6个城园区设立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切实解决国土、住建测绘共享问题,让信息多跑路,群众跑一次。
矛盾化解“清零行动”是我市国土部门开展的又一民生举措,市国土资源局逐一排查国土遗留问题,采取定点接访、带案下访、上门走访、联合接访和领导包案等方式,下大力气解决一批“无头案”“钉子案”,确保今年6月底前“存量”信访问题全部“清零”。并实行首问负责、开门办公、全局接访,对矛盾化解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启动追责程序。
服务和执法工作成绩突出,关键在人。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开展队伍建设“清风行动”,成立机关纪委、干部作风纪律监督办公室,对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作风纪律从严监督,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工作团队。
尽心尽力 维护群众利益
过去一年里,市国土资源局坚持把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心,实现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赢。
经过多方出谋划策,《衡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得到国土资源部批准,市中心城区调整土地规划14.4平方公里,促进了经济发展。
为助力全市发展,2017年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职权全部下放延伸到6个城园区国土分局,将划拨供地、集体建设用地、采矿权许可、不动产登记发证4项行政审批纳入窗口办理,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流程由审定的8个环节减少到5个环节,减政放权落实到位。
分类施策 全力服务发展
国土资源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把尽心尽力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国土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将脱贫攻坚、信访稳定、地灾防治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时刻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
常宁塔山瑶族乡狮园村是我市少数民族村,也是省定贫困村。针对该村情况,市国土资源局出台支持扶贫十项措施,按照精神扶贫、产业扶贫的思路,一对一帮扶。当前,扶贫村人均收入6200元,339人已全部脱贫,市国土资源局也被市委评为“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后盾单位”。
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市国土资源局全年共处理信访案件73件。积极开展“积案清零百日攻坚”行动,打造“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诉求受理平台,实现信访信息全录入、业务全流转、数据全生成、办理全公开,化解信访积案57件,其中省、市交办18件。
地质灾害防治是民生重点工程。2017年市国土资源局编印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加快地灾防治工程建设,全市今年累计投资9213万元,完成治理工程70个,搬迁避让218户,避免1.12万余人受地灾威胁。
在一系列的工作举措下,过去一年,市国土资源局的政协民主评议工作亮点频现。6月底,市政协召开常委会,对该局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提出了6个方面22条问题。通过全局的上下共同努力整改,在11月初召开的政协常委会上,政协常委对市国土资源局的民主评议整改工作达100%的满意,满意率创全市历史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