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产业工人”
培养工程
唱响“重头戏”
■本报记者 唐海强
本报讯 3月13日,记者从市总工会第十九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获悉,面对新时代工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工会紧贴职工群众的新需求,今年将加大精准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力度,重点为基层为职工办10件实事。
这10件实事均是惠及基层广大职工群众的大好事。各级工会将把“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依托“双联”帮扶平台,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在全市培养1.2万名产业工人,促进他们就业、再就业或创业。
全市工会将整合帮扶资源,建立健全企业自筹帮扶基金,做实做强工会“四季送”活动、职工医疗互助、“双联”、大病救助等,救助1万名困难职工、慰问2万名高温作业职工、组织16万名职工参加住院医疗互助项目、组织6.5万名女职工参加特殊疾病保障项目、资助1500名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家庭的子女上学、慰问帮扶800名困难劳模,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
今年,我市工会将学习借鉴上海顾村等地经验,推进基层工会建设,深化“职工之家”建设,打造10个“职工之家”示范基地、推动10个企业职代会达到星级职代会。同时,大力提升新任工会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应用“网络+培训”资源,培训2000名工会干部,力争5年内全面轮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