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武器”好好用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下,如何让“套路”被“拍在沙滩上”,需要的是往前主动迈一步的主动性和跨部门联动的创新监管模式。
处理消费纠纷、公开信、约谈、通过媒体曝光,这些是各级消协组织的“常规武器”,而消费公益诉讼、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等“非常规武器”的应用也在增加。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说,部分“互联网+”细分行业天然带有一定的垄断性特征,消协组织如何代表消费者与“一家独大”“几家独大”的巨头进行博弈,考验的是消费者组织的主动性和专业性。
比如,针对新兴的定制家具领域,上海市消保委作为参与方,主动介入到该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中,将以前各类团体标准制定中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变为企业和消费者都有话语权。
上海化学建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傅微说,业内高达七成的家具企业都在转型进入全屋家具定制市场,随着上海市团体标准《全屋定制木(制)家具》15日起实施,自我声明采用该团体标准的47家企业将“有标可依”,下一步希望团体标准能扩展到行业内的更多企业。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