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县级公立医院标配儿科和产科病房
  湖南进一步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到2020年前——

  县级公立医院标配儿科和产科病房

  全面二孩时代如何解决儿科、产科医疗资源短缺问题?15日,省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的通知》,要求调整扩增儿科、产科服务资源,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布局、提升能力,完善县域儿科、产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前,实现每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儿科、产科病房和新生儿专业组,以及新生儿监护病房、高危产妇监护区,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病房床位数。着力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临床救治能力,县域内至少有一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一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通知还要求,将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服务能力建设重点。积极应对心脑血管病、肿瘤、终末期肾病、慢阻肺、糖尿病等疾病成为危害健康主要因素,将相关临床专科作为医院重点扶持科室,纳入省、市、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范畴。省卫生计生委将采取同质化培训、对口帮扶等措施,精准对接县级公立医院需求,全面提升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健康扶贫,重点做好农村贫困患者医疗救治工作,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以及九种大病农村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减免措施。

  县级公立医院是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环节。各县逐步形成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的县域内医疗共同体或县乡村医疗协作网,探索三级医院与县级公立医院组建专科联盟,通过加强县级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形成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科医生能力提升与医疗技术指导服务上关系紧密的全科医生医教联合体,充分发挥全科医生维护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探索建立县级区域医疗中心,为县域内和邻近地区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链接:分级诊疗已覆盖全国94.7%的地市

  记者日前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截止11月底,全国94.7%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提前完成85%的年度目标。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介绍,三级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医联体试点,推动同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探索出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共同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有效模式。2016年,19个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针对我国卫生资源总体供给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我国提出通过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扩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加快分级诊疗。

  下一步,我国将继续以人民健康需求为中心,完善医联体内部权责分担机制,推进疾病预防、治疗、健康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全人群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覆盖范围,让优质资源上下贯通。

  综合新华社、红网消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婚检孕检将纳入基本公共服务
出国留学 申请审核趋严
县级公立医院标配儿科和产科病房
中国机器人产业 迈向中高端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县级公立医院标配儿科和产科病房 2017-12-18 2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