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住乡下
  徐玉成

  穿松涛,越田野,泊稻香,在那片苍翠的茶树林里,掩映着我的家,一个生我养我的家,一个温暖如春的天堂,一个让我终生眷恋的灵魂栖息地。五间平房傍山而建,前有池塘,后有林山;一方竹篱,圈一小块地,便成菜园。我时常于伏案之余,在房前屋后植几棵树,栽几枝花,种几葩菜;无不是见缝插针、寸土寸用,无不是精耕细作、劳心劳力。一如我当乡村老师时尽心尽责对待学生那般,精心经营着这块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于是,一年四季便有了花红叶绿,瓜果溢香,蜂蝶纷飞,鸡狗唱和,万千风情绕旧居,一缕春风照故乡。家住乡下,便有了享不尽的春之鸟语花香,夏之绿荫蛙鸣,秋之稻香果熟,冬之瑞雪梅情。四季美景处处有,八面风光入胸襟,岂不乐乎?

  家住乡下,没有都市的灯红酒绿,没有城市的喧嚣浮躁,没有城市的勾心斗角,一切寂静得如诗如画。村民乐陶陶,心中甜滋滋,羊的咩唱,牛的哞叫,鸡的长歌,狗的狂欢;还有牧童吹响的民谣,水井旁边浣衣的村姑捶打着夫儿老小的幸福。小贩一路的吆喝,母亲扯起嗓门喊着小孩回家的尾音在村巷中回荡,这一切无不是天堂自然演奏的交响乐。轻盈的音符落在绿叶上,落在花丛中,落在每一个行走的足趾上,无不让人格外地感到留恋和牵挂。入夜时,村人便搬了板凳,端着大碗,提着茶水,相聚在村头;谈国事,聊村情,话桑麻,赏月景,看流星,说笑话,闲扯着永远讲不完的家趣。月光溶溶,凉风习习,话趣浓浓,情意真真,恰似乡村一派祥和。而此时的我,多半是斜靠在床上,就着桔黄的灯,或扪卷攻读,或撰写诗文,或遥想远方的亲朋好友;与诗哲神交,与大师对话,与亲朋相思,无不春意盎然。

  家住乡下,客来远方,便步出家门,挽起裤脚,下塘捞一二条鱼,摸三四斤蚌螺,进菜园摘五六颗瓜果,拔七八棵蔬菜。一番清洗便可下锅或炒或煮,于花下绿枝间,小杯小碟,轻酌浅品。谈诗论词,说文解字,观书赏画,无不叹为观止,神思万里,酒不醉人而诗书当醉。尤其是久别故友远道而来,更是别有风味,叙离别,感世事,叹岁月,悟人生,伤往昔,无不令人泪落如秋红;往事难诉,时光难留,情趣难尽,倒不如醉于这山村秀色,一任山风拂拭而去,一任月光洗涤殆尽,尽留山水文章、诗书雅兴。

  家住乡下,让我更加难舍乡村美景,更加难舍故乡情愫,更加难忘父母恩德。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那里的房子再高档,也不如我家的旧居。我的故乡小得像盆景,像珍珠,缀在半山腰,路连着路,门挨着门,院跟着院,密密麻麻地站着数十户人家。我家的旧居,则独处一方,房屋虽然破旧简陋,但我总也不觉寂寞和孤独,更不觉苦楚和无奈。而今天的我,在城市经过八年的“抗战”,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始终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坚守着自己的底线。用一颗极为脆弱的灵魂,守望着自己的一方天空,守望着自己的精神殿堂。

  而今,在深深的夜色中,我时常端坐在城市的窗口,仰望着黑色的天空,打量着窗外的灯红酒红。而夜空除了黑色还是黑色,瞬间我感到了一种无尽的寂寞和孤独。每每此时,我只好收回那些胆怯的目光,枯坐电脑桌前,拧亮内心的黄灯,用沾满故乡秋露的手指,敲打着碧绿的词语,敲打着美丽的心情;一任那丝丝缕缕的韵律,一任那清清爽爽的白云,清洗着自己沾满城市苦楚的心房,一遍遍吟诵着诗句:“树啊,请你弯下腰来;山啊,请你低下头来,我想看见太阳照耀的地方,那里是我可爱的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家住乡下
铁丝塘风云
母亲的鸡言鸭语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家住乡下 2017-12-18 2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