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像自如这种统一装修和管理的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自住型出租房,明显有着“标准化”的特点,很可能是未来房屋租赁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多了一道装修程序,可为出租房的“标准化”加分,但也相应对安全风险的把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无足够的自律和外部监管,很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
从相关标准建设来看,无论中介是否应向租客出示房屋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还是消费者遭遇甲醛超标等问题时如何有效维权,目前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法律的空白与模糊之处。这也在客观上为当前“自如模式”的一些非规范操作,提供了“打擦边球”的空间。在房屋租赁市场的管理上,有必要树立更高的“标准”意识。租房时代,不容有“毒”的出租房,这是底线问题。在自如的甲醛超标问题面前,不光企业需要自省,房屋租赁市场的管理者也该正视不足,及时补漏。
——评论员 任 然
2、在目前一些平台,对房屋的装修完全没有硬性标准可言,也没有哪个职能部门对此进行了必要的监督和验收,因为在现有法律规定中,出租房被划定为“个人类别”属性,不属于公共场所,出租房的装修也就成了监管的盲区。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虽然从产权上说出租房不具有公共属性,但这些房子装修后却是面向全社会出租,因而它实际上也就有了公共产品的属性,应当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将这样的房屋纳入公共产品范畴。
只要确定了公共产品属性,相关部门就有权对出租房装修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事后验收。而在装修之前,相关部门还可以比照公共产品的招标形式,监控平台的招标过程,要求不能只以价格因素来确定招标结果,使租房平台在装修材料选择上面临严格的管控压力,最大限度杜绝劣质装修材料的使用。
——马进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