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姓起源

  (一)出自姬姓,晋公族之后

  据司马迁《史记·韩世家》记载:“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这是说韩姓与周朝统治者同出一源,姬姓,系出晋唐叔虞之后。而韩姓的形成又源于唐叔虞后裔晋之公族,其源出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1. 晋封武子,以邑为氏

  周釐王四年(前678年),曲沃桓叔之孙曲沃武公以旁支身份夺取了晋国政权。并得到周釐王的承认,封为晋国国君,列为诸侯,更号为晋武公。晋武公之叔万在辅佐武公夺取政权中有功,被晋武公(一说晋献公)封于韩原邑(今山西河津市东,一说今陕西韩城市西南),号曰韩武子。韩武子即韩万。于是韩姓自此始。此即汉代应劭《风俗通》所云:“韩姓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姬姓。韩之先与周同姓,武子事晋献公,封于韩原,因以为氏。”

  2. 韩为秦灭,复以国为氏

  从韩武子封韩原邑,到韩国的建立,再到公元前230年韩王安时,韩国被秦国所灭。韩国历21任国君,凡四百五十余年。亡国后的韩国公族子孙,复以国名“韩”为氏。此即《姓氏考略》所云:“韩为秦灭,复以国为氏。”

  (二)韩姓也源出多支

  1. 周武王庶子后有韩氏

  据《史记·韩世家·索隐》按:《左氏传》云:“邘、晋、应、韩,武之穆。”这是说,韩侯为周武王之子,故诗作称“韩侯出祖”,是有韩而先灭。

  2. 他族改氏

  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出大汗氏改为韩氏。

  家族文化

  (一)郡望

  南阳郡  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此支韩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末韩骞。

  颍川郡  秦王政时置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此支韩氏系东汉陇西太守韩寻之族所居。

  (二)堂号

  昌黎堂  唐朝文学家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其后裔因以其郡望为堂号,称为“昌黎堂”。

  昼锦堂  北宋宰相韩琦,曾以武康军节度使知相州,因相州是其故乡,筑堂名“昼锦堂”。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为其作《昼锦堂记》。韩琦后裔因以为堂号,即“昼锦堂”。

  (三)名联鉴赏

  文价早归唐吏部

  将坛今拜汉淮阴

  上联是说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官至吏部侍郎;下联所云刘邦为了重用人才,特举行仪式,设坛拜韩信为大将。

  文明气运参天地

  殿墨万年贯古今

  引自台湾台南市韩文公祠联。

  名人小传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与李斯同师事荀子。曾建议韩王安变法图强,不见用。所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十余万言,得到秦王嬴政的重视。

  韩信(?—前196年),秦汉之际名将,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与张良、萧何合称“汉初三杰”。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陈胜、吴广起义后,他投奔了项梁起义军。项梁阵亡后归属项羽,但未受到重用。后来归属刘邦,仍不被重用,不得已离开汉营。然其军事才能得丞相萧何赏识,萧何力劝刘邦重用韩信,得到了刘邦认可,于是就演绎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千古美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率军开辟了北方战场,先后击破魏、赵、齐、楚。并参与指挥了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为汉王朝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韩信被吕后与萧何设计诱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将其杀害。

  韩擒虎(538年—592年),隋代著名将领。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杨坚为北周丞相时,韩擒虎出任合州刺史,多次挫败陈军对江北的进攻。杨坚建立隋朝后,令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守庐江(今安徽合肥)。隋开皇八年(588年)末,隋文帝杨坚发兵攻陈,韩擒虎为先锋,夜渡长江,连下采石、姑孰、新林,进逼陈都建康(今南京),陈将樊巡、鲁世珍、田瑞等相继投降。韩擒虎率精骑500,由陈将引路,直入朱雀门,俘陈后主叔宝,至此南朝陈灭亡。

  韩滉(723年—787年),唐德宗朝宰相。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玄宗朝宰相韩休第五子。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韩滉进检校吏部尚书右仆射,封南阳郡公。贞元元年(785年),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二年,改封晋国公。韩滉虽出身相门,却生性节俭,志在奉公,衣服10年更新1次,居所仅能遮风避雨。善治《春秋》《周易》。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集大成者。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他3岁而孤,早年曾流离困顿,由嫂郑氏抚养成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时年25岁。历任国子博士、监察御史,贬阳山令,又拜河南令。唐穆宗即位后,韩愈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韩世忠(1089年—1151年),南宋抗金名将。绥德(今属陕西)人。金兵大举攻宋时,韩世忠在河北抗击金兵。后随高宗南下,为左军统制。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渡江攻下杭州、越州(今浙江绍兴)、明州(今浙江宁波)、定海等地,宋高宗乘船逃至温州。次年韩世忠趁金兵饱掠后北还途中,率8000精兵乘船直至镇江,扼长江断其归路,与金兵激战,其妻梁红玉亲执桴鼓助战,大败金兵,转战至黄天荡(在今江苏南京附近),相持48日,使金军威风扫地。绍兴三年(1133年),韩世忠晋开府仪同三司、淮南东西路宣抚处置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西行漫记》的艰辛出版经历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 2017-11-25 2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