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的父亲 2024年06月14日  

  ■邓亚楠

  人,仿佛一下子就变老了。1948年5月19日出生的父亲,几年前还走路带风,做事麻利,但近两年明显衰老下来。

  父亲老来发福,身体变得肥胖臃肿,首先是腰板、腿脚不那么灵便,不听使唤。父亲现在弯不下腰,以致于冬天躬不下身来,不能用自己的双手触达脚部穿袜子。幸好母亲贤惠能干,每次及时帮父亲穿上袜子,不至于让父亲双脚受冻。其次,父亲突然耳聋厉害。我们说话,他常听不太清楚,只能站在原地目瞪口呆望着我们,交流起来变得非常困难。但父亲每次看电视,却将声音调得很低,我问母亲,父亲耳朵听不清,怎么不将电视声音放大点呢?母亲说,父亲讲了不能放太大声,怕影响楼上楼下的邻居,他能看清电视画面显示的文字内容就可以了。

  父亲年岁大了,出门就拄一根拐棍。有时父亲在街边散步,拐棍在水泥地板上一声声有节奏地敲响,我就明白父亲走路的沉重和不便。但亲朋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父亲不顾年老体弱,行走不便,硬要亲自到场。他的口头禅是:“人到,人情到。”前不久,一位大父亲几岁的族亲突然在家摔了一跤,腿骨严重扭伤错位,不能行走,需要住院治疗。父亲得知后,第一时间硬是冒着大雨,拄着拐杖,喊上母亲一起,行走二三公里去看望,问长问短,关怀备至,令族亲家人感动不已。

  父亲虽然腿脚不方便,但勤劳本性不改。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在县城郊区种了几块地,精耕细作,种上四季时鲜蔬菜,时不时弄回家一大堆,还经常要母亲打电话叫我三兄妹去拿,煮新鲜吃。特别是去年初冬,父亲收获近两百斤凉薯,盛了几纸箱,供一大家子断断续续吃了一个多月,还送了一些给左邻右舍。我们兄妹又从没去帮一丁点儿忙,可以想象父亲是花了多么大的功夫,流了多少汗水。他不厌其烦将土地翻耕、下种、施肥、锄草,历时二三个月辛苦劳动,然后等待凉薯长大成熟,开挖收获,又一袋袋沉甸甸地挑回家。

  父亲有退休金,与母亲共度晚年,不愁吃穿,但他勤劳、节俭、朴素惯了,乐善好施,乐于助人,一刻也闲不住啊!我们晚辈享受着年老父亲的劳动成果,心里充满无限敬意和感恩!

  父亲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他用自己一生到老的躬行实践,力学笃行,教育子女后代和身边人如何珍惜当下,惜时如金,做人做事,堂堂正正,立身处世,光明磊落,让我们后辈受益匪浅,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