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明涛 蒋 境 见习记者 王 慧
素有耒阳“天山”之称的五峰仙林场,坐落于耒阳市导子镇沙明村。这里地广人稀,村户散落、山峰连绵,平均海拔578米,其境内的欧公仙、五峰仙、鸡公仙、猴公仙、五峰仙等地,海拔都在800米以上。
就在这片崇山峻岭之间,一位一身绿色制服、一脸黝黑的皮肤,总是一面温和笑容的老邮递员,在逶迤蜿蜒的邮路上,背着近五十斤重的邮袋,走了整整36年。
他就是吴江南,今年59岁。1987年,刚成家不久的吴江南和另外四个青年一起,被招聘为当时沙明乡邮政支局的邮递员。那时候,一个月只有30元的工资,每天却要背着几十斤重的邮袋步行往返20多公里的山路。
“从拿邮件到沙明有13.5公里,然后由沙明分到各组,当时的沙明乡有6个行政村,52个组,最远的有10多公里,全都是山路,只有步行才能把信件送到村民手里,送完需要两天时间。”其他四人觉得太辛苦,收入又低,没多久都不干了,吴江南却凭着毅力坚持了36年,成了沙明乡亲身边的“贴心人”。
山区乡邮递员的投递生涯,辛苦而寂寞。吴江南常年走在茅草丛生的山道上,上山下坡,不仅要战胜暴风疾雨,还要战胜毒蛇恶狗。“有几次下起大雨险些滑入山底。”即便是这样,他年年如此。
“为了确保邮件能及时送到乡亲手中,上班第三年,我买了辆自行车,过了五年换成了摩托车。至今为止,我一共买了四辆摩托车用来送件。尽管现在沙明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三年前邮政也配了一台面包车给我当邮车,但去很多偏僻村组有时仍要徒步。特别是海拔高的地方,每到冬天道路结冰,这段时期所有的邮件只能自己挑上来。”平日难得见到几个外人的深山老人们,隔日必定可以看到吴江南的笑脸。
投递是工作,也是牵挂,更是生活。投递路上,经常有乡亲托他带些种子、药品、大米等物品,还有坐顺风车下山上山,只要力所能及,吴江南从不推辞。
13年前的一天,吴江南驾驶着摩托车到和平村二组送邮件,远远地看到一户人家前围满了人,屋里不时传出哀嚎声。上前一看,原来60多岁的曹波主老人突发疾病,痛得在地上打滚,家人束手无措。吴江南立马把老人背上车,送到沙明卫生院救治。幸亏送治及时,老人安全出院后把吴江南当作亲人。畔冲村在外工作的徐老师永远忘不了,30年前,吴江南冒着大雨,把带有余温的中专录取通知书从怀里拿出递给他的那一幕……
曾经从他手里接过信件的年轻人变成了老人,曾经追在他后头奔跑的小孩都长大成人外出挣钱了。但吴江南,背着邮包的背影,像一个温暖的符号,深深地烙进了沙明乡亲们的心中。在走村入户送信送邮包的路上,常有人向他的邮车招手致意,吴江南则轻轻鸣笛回礼。
随着邮政业务量增大,找他办理存取款、取送包裹、订阅报刊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也能从中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还有一年吴江南就要退休了,邮局准备物色新人接替他,但无人响应。吴江南打算着,实在没人肯来,就叫在外赚钱的儿子回来子承父业,沙明的邮路一定要一直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