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管高校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共青团中央:~~~
~~~已完成约270台天线调试 专门监测太阳“打喷嚏”
~~~
山东滕州:~~~
~~~
~~~
2023年05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眼天珠”预计下月试运行
已完成约270台天线调试 专门监测太阳“打喷嚏”

  在四川稻城,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主体竣工,已完成约270台天线调试,预计6月试运行,主要监测太阳活动,使我国空间天气预报更加精准。


  状如“千眼天珠”

  313台天线组圆环


  稻城县海拔3800多米的噶通镇,就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设备——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的现场。

  313台像锅盖一样的天线,每台直径6米,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的圆环上,圆环中心是一座100米高的定标塔,向天线发射公共信号,来进行定标和校准。整个阵列呈圆环形,当地居民称它为“千眼天珠”。

  望远镜阵列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全部竣工。记者看到,约270台天线已调整完毕,整齐地朝着太阳方向开始日常科学观测,剩下的40多台天线,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这也是“五一”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子午工程一期大部分观测设备分布于东经120度子午线附近,子午工程二期在一期的基础上,在东经100度和北纬40度附近增加两条观测链,由此该工程将实现从地面对日地空间的三维立体式探测。


  主要科学目标

  监测太阳“打喷嚏”


  科学家告诉记者,这个“望远镜”的主要作用就是监测太阳“打喷嚏”。

  太阳也有“打喷嚏”的时候——爆发,抛射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飞向地球,会对卫星等设备产生严重影响。

  据介绍,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太阳射电监测“综合孔径相机”,可以高质量监测太阳的爆发活动。这个“超级望远镜”的主要科学目标就是观测太阳活动,对空间天气进行预报和预警。

  当313台小天线协同观测,就能形成虚拟的超大口径天线,从而实现对太阳爆发活动的高精度成像观测。


  天地配合监测

  空间天气预报更精准


  专家介绍,太阳发生剧烈爆发时喷射出的高速等离子团往往会辐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信号,这个望远镜阵列通过“捕捉”这些电磁波信号,可以在太阳爆发几分钟内就发现它,接下来抓住宝贵的“时间差”,对空间天气进行预报。

  据介绍,电磁波到地球只有8分钟,太阳抛射出来的粒子到地球需要数十个小时,通过监测射电波就可以提前一两天甚至三天预测太阳的爆发活动,为空间天气的预报和预警打出提前量。

  2021年,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发射成功,2022年又发射了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实现了天基太阳探测卫星的跨越式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子午工程二期总指挥王赤介绍,“羲和号”太阳观测卫星对太阳的外层大气进行探测,“夸父一号”主要研究太阳的磁场、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该工程建成后,通过天地的配合,可对太阳进行多波段的综合观测,为提高空间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打下基础。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固本培元强根基 立德树人建新功
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来一个大提高
全国共有共青团员 7358.3万名
“千眼天珠”预计下月试运行
“五一”期间 预计全国营业性客运量 超2.7亿人次
农村闲散边角地、宅基地变“宝地”
认人启事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千眼天珠”预计下月试运行 2023-05-04 2 2023年05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