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3月1日,衡阳县夏明翰文化宫喜气洋洋,在此召开的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来自全县的160多个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兴高采烈地把846万元重奖收入囊中。获奖代表纷纷感言,要加大投入,抢抓天气回暖的有利时机,掀起春耕生产热潮,确保今年好收成。
2021年,衡阳县围绕全领域强农,扎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35.57万亩、粮食总产60.16万吨,超额完成市定任务;累计实施规模以上特色产业项目344个,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净增15家,全县农产品加工总值接近400亿元;新增绿色食品18个,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国家烟叶基地单元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等殊荣。
为表彰先进,县委、县政府决定,挤出资金846万元,分粮食生产、秋冬农业生产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个板块,对6个粮食生产优秀乡镇、6个治荒复耕优秀乡镇、33个优秀村(社区)、20户种粮优秀主体、100名种粮大户予以奖励。获奖10万元的“优秀种粮主体”、湖南嘉穗农发负责人朱霞告诉记者:“政府对我们这么支持,今后一定要多种粮食、种好粮食。”获奖6万元的“优秀种粮主体”、渣江镇农民凌受祝表示,将用这笔钱添加机械设备,今年把水稻面积扩大到800多亩,进一步提质升级。
会上,衡阳县委书记曾建华寄语,衡阳县是产粮大县,百余万农民不仅要端牢衡阳县人民的饭碗,还要为全国粮食安全作贡献,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化新衡阳县、促进共同富裕的高度来抓“三农”,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