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蒋星 张艺萌)“老谢,现在田里的水渠都通了水吗?还有什么困难没有?”日前,衡南县江口镇党委书记吕孝平又一次来到大岭村水稻种植基地检查屋场恳谈会上村民反映的问题落实情况。“通了,通了,给我们解决了大麻烦。”正在稻田边弯着腰拔杂草的谢礼生高兴地说道。
4月初,江口镇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在大岭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村民集中反映了村里部分农田机耕道损坏和灌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等问题。镇领导现场办公,对相应问题进行了交办,不到一个星期就筹措到了资金,不仅重修了机耕道,还对经过该村的江扬支渠和东支干渠进行了全面清淤工作,清淤10余公里,解决了该村和周边村组的农业用水难题。
“耒水河道边上有些塑料袋、塑料瓶和玻璃渣等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还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针对村民在屋场恳谈会上反映的河道垃圾问题,该镇领导组织党员干部和辖区河道保洁员沿河开展“垃圾清零”专项行动。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镇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计76次,共收集农田抛荒、环境整治、农村医保等问题90余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60余条。该镇还创新了工作方法,推行开设任务清单和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的“一单四制”模式,时刻把群众的事当做大事、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做重点、把群众的诉求当做工作指南,让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真正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