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雪松 通讯员 廖 蓓 岳翅翼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而作为衡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市城建投”)工程部一名项目技术负责人,戴卫东敢说敢做,敢管敢抓,因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不“吃人家的”,不“拿人家的”,在他所负责的技术方面,只按标准、按程序、按规范严格督查,不漏死角,对查到的违规行为坚决督促整改到位,“严、狠、准”,丝毫不留情面。
“安全质量无小事!”在接受采访时,戴卫东的一席话,让记者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什么在他心中占着最重要的位置。
他说,技术管理必须贯穿项目建设始终,材料的质量、规格及施工的方案、工序等,都必须严格把关,不能有任何“通融”。特别是隐蔽工程,如果“埋”下隐患,一段时间后,轻则线路不通、路面下沉,重则管网裂爆甚至桥梁垮塌,不只影响市民生活,更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新修复耗时耗财,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必须保质保量,不能偷工减料;必须规范施工,不能随意变更——为了保证工作不打折扣,戴卫东认真按公司要求,不只是自己严格对标对表检查测试,也积极协调邀请勘察、设计、安监、质监等部门及大学、央企专家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还主动打电话请有关部门来工地进行实时检测、把关,甚至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实地跟进。
有一个桥梁工程,承建方企图跟戴卫东“通融”,按高成本方案报造价,按普通方案施工,大家一起瓜分差价。戴卫东断然拒绝。经讨论决定,最后采用经济合理的方案,按实结算,既保证了质量,又节约了开支。
公生明,廉生威。廉洁奉公,正气在身,戴卫东为公司项目建设在各方面的技术保障扫清了障碍。
“没有人情味”的戴卫东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不好打交道”“不晓得赚钱”等声音不时传到他耳中,但是他置若罔闻。
戴卫东今年52岁,一路走来,他常常谆谆教导年轻人,必须刚强正直,不受不义的“人情”,才是利国利民、大义大智的真“人情”。
戴卫东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公路与桥梁专业, 200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6月进入市城建投工作。
进入市城建投以来,他一直在公司工程部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蒸湘南路延伸、蒸阳南路延伸、蒸水北堤风光带、船山东路、耒水东岸风光带、蒸湘北路延伸段综合体、武广高铁新园路北延、二环路等等,均留下了他的脚印、心血和智慧。
2013年6月,受公司之命,戴卫东对整个船山东路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把关。
船山东路三跨耒水、四过铁路,大型结构物众多。其中的耒水二大桥,全长达1870米,是我市目前境内最长的桥梁。
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戴卫东全身心投入项目建设,与同事们共同努力,放弃节假日休息,面对工期、技术、成本控制三大压力,迎难而上。他们积极主动依靠各种渠道、各种资源、各种力量,解决开工准备及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问题,施工进度不断加快,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各部门及公司的表场。
戴卫东说,任何时候,他都始终不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常常告诫自己,处处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市城建投强有力的党建工作让戴卫东受益匪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持续优化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政治生态,听党课、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在公司,多而深的教育更加坚固了他清廉为公的信念和定力。
他凭着勤奋拼搏的精神、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参与或负责的工程项目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优评先,2018年,他被湖南省政府聘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专家,被湖南省财政厅聘为政府采购评审专家。